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特别提款权
【答案】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也有的是由财政部门持有,并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性 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以及其他债权。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 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以及其他债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外汇储备。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补充国际储备资产不足,按成员国在基金中的份额分配给成员国的记 账单位,在成员国货币当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之间使用。成员国动用其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时, 需将其兑换成所需要的可兑换货币进行支付。
2. 实际汇率
【答案】根据不同的需要,实际汇率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1)第一种定义是外部实际汇率,公式为
的名义汇率,
为外国商品价格水平,为本国商品价格水平。这一公式反映的是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外部实际汇率R 值下降,表示单位本国商品所能换取的外国商品数量增加,即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
(2)第二种定义是内部实际汇率,公式为
PNS 本国非
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内部实际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范围内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对小国经济而言,非贸易品的价格由国内市场所决定,贸易品的价格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和本国名义汇率水平。内部实际汇率下降意味着放弃同等数量的非贸易品消费,能够换得更多数量的贸易品消费,即对贸易品而言,本币的购买力增加,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称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
(3)第三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加上或减去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各国政府为达到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的目的,经常对各类出口商品进行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对进口则征收各种类型的附加税,实际汇率便是名义汇率与这些补贴和税收之和或之差,用公式表示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
这种定义的实际汇率在研宄汇率调整、倾销调查与反倾销措施、考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时,常常被用到。
第 2 页,共 107 页 其中,R 为实际汇率;e 为直接标价法下。其中,为本国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
(4)第四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这种概念的实际汇率旨在解答通货膨胀对名义汇率的影响;同时,在研宄货币实际购买力时也常常用到它。
(5)第五种实际汇率的定义包含了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对比。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如、&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劳动生产率;cod®f 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工资(以各自货币计量)。劳动生产率对比的实际汇率下降,表示单位本国劳动所能换取的外国劳动增加,即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国货币实际贬值。这一定义的实际汇率主要是用来研究实体经济的。如果两国工资水平不变,则这一定义的实际汇率就抛开了货币因素,可以用作其他方式计算得到的实际汇率的标尺,也可以用来衡量名义汇率的低估、高估程度和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程度。
3.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了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在投机冲击下崩溃从而产生危机。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下,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货币供给由国内信贷及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持续扩张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就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超过了该国居民对货币的需求,该国居民就会向外国居民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减少外汇储备,最终使货市供给重新回到与货币需求平衡的水平。根据货币分析法,
有
备(R )的等量减少。
4. 三元悖论
【答案】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5. 资本外逃
【答案】资本外逃()亦称资本逃逸、保值性资本流动。指基于对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引起资本外逃的动因分为两种:资本安全因素和资本收益因素。资本安全因素既包括政治方面的因素,如: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也包括经济方面的因素,如: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
第 3 页,共 107 页 式中,
货币需求为常数,
记作国内信贷为D ; 外汇储备为R 。也就是说,在国内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D )的扩张会带来外汇储
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外逃以期保值。资本收益因素是指: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税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预期受益减小。
资本外逃的渠道主要有:各种形式的空壳公司的出现; 外方通过产品出口和原材料的定价手段赚取高额利润,变相抽回资本;外汇指定银行柜台把关不严;外方投资设备作价高估,造成虚假投入。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使本币汇率波动;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将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累积。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6. 国际货币市场
【答案】国际货币市场主要指期限在一年内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其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其主要功能是便利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转移和融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使一国货币政策得以有效传递。按借贷方式分为短期借贷市场、短期资金市场和贴现市场,按区域分为地区性国际货币市场和全球性国际货币市场。
7. 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hrium)
【答案】收入性小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经济周期,也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外需求的增减来实现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
8. 支出增减型政策
【答案】支出増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这类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以及法定准备金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同时,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又可以通过边际进口倾向影响进口,通过利率影响资金流动,由此调节外部均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压低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下降时,对外国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下降^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反之,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增加时,对外国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国际收
第 4 页,共 1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