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931现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现代汉语不送气的塞擦音有_____,送气的塞音有____。
【答案】b , d , g , j , zh , z ; p , t , k , q , ch , c
【解析】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发送气音时,肺部(声门以下)呼出的
b.d.g.j.zh. 气流比较强,共有P , t , k.q.ch.c 六个; 发不送气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共有z 六个。
2. 一般认为,基本词汇具有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答案】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3. “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 “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
【答案】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是指,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语体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变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4.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谚语
5. “他踢累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完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坏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
【答案】主语; 动词; 宾语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累”是指向主语“他”的,“完”指向“踢球”这个动作,“坏”指向宾语“球”。
6. 从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上看,可以分为施事主语,例如_____; 受事主语,例如_____和中性主语,例如_____。
【答案】小鸟拍打着它的羽毛; 这孩子我也疼他; 这件事不能怪他
【解析】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主语可以粗分为施事、受事、中性三大类。施事主
语是指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 受事主语是指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中性主语是指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7. 汉语单纯词的读音通常是______个音节。
【答案】1
【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如:“天、江”等; 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崎岖、橄榄、蝴蝶、咖啡、乒乓、姥姥”等。
8. 普通话韵母可以分成撮口呼、合口呼、开口呼、______呼。
【答案】齐齿呼
【解析】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其中,开口呼是指韵母不是i , u , ü和不以i , u , ü起头的韵母。齐齿呼是指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合口呼是指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撮口呼是指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9. 句子从语气上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_____共四种。
【答案】祈使
【解析】句子从语气上划分的类称为句类,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祈使四种。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请求、劝阻。这两类句子都用降语调,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口气强硬、坚决。表示请求、劝阻的祈使句也用降语调,但往往比较平缓。
10.“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蜘。
二、简答题
11.你如何看待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请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例子简要阐述。
【答案】(1)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差别
①三者的含义不同
a.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b.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它既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c.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与之相对的是自由短语,它是由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
的临时组合。
②月者的语法作用不同
a. 从词的定义来看,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例如:他又来送信了。“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法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法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这种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就是剩余法。所以句子中的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词。
b. 区分词和短语的方法是扩展法。不论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开关”作为一种电器的名称,是一个词,在“我买了一个开关”这个句子里,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如果分开,例如“这种装置开和关都很自由”,“开、关”成了表示动作的两个词,同合在一起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了。同理,“骑兵”不能扩展,是一个词,“骑马”可以扩展(“骑了一匹马”),便是短语。“头痛”,在“这件事,我很头痛”中不能扩展,是一个词; 在“我今天头痛”中,可以扩展成“我今天头真痛”,便是短语。这种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或插入法。
(2)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联系
语素、词和短语是语言的重要语法单位,分别是由较小的一层组合成较大的一层,由语素组成词,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短语,三者是不同层次的语法组合单位。如语素“鲜”、“花”组合成词“鲜花”,而这一次由可以和其他的词组合成短语——“美丽的鲜花”。
12.有人使用“他(她)们、怹()”,这种说法规范吗?
【答案】“他(她)们”的使用,原意是想表示男女兼有。但是汉语“他们”并不表示性别,它可以表示男性,也可以兼表男女,因此没必要写成“他(她)们”。“怹()”是北京方言第三人称单数“他”的敬称,但是并未进入普通话。因此,这种说法从普通话来看并不规范。
13.用类比法检查下面的短语,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不正确的?
①不干净的一件衣服
②刚刚回来的黄诚文的哥哥
③枫叶红了的时候
④等到满山红叶时
【答案】例③是正确的,其他都是不正确的。用例③的格式说话都能成立,所以证明例③是正确的。如:
③1丁香花开了的时候
③2月牙升起的时候
③3江面刮风的时候
例①、②、④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用与他们相仿的格式说话都不能成立。如:
*①1不愉快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