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社会保障答案要点201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二O 一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及代码: 社会保障学(838)
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值 150 分。
一、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
1.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要点: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是:全民保障;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保障措施,按照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支付,津贴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之间缺乏联系;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财政负担沉重。
2. 简述逆向选择的成因及规避路径。
答案要点:逆向选择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即信息不对称、产品的质量不均一以及交易双方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交易。三个条件共同作用引发逆向选择,其中,最关键的条件是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的规避路径:强制参与、依附载体、“一揽子计划”、信号发送、信号甄别。
3.如何理解就业与创业的关系?它们之于社会保障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就业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形式。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就业就可以减少社会保障开支与负担。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能扩大就业,而且还能培养全民创业的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4.在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的“共济账户”中,什么是起付线?它有何作用?
答案要点:起付线法也称扣除法,在医疗费用控制中起“门槛”作用,参保人发生医疗费用后,首先自付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超过此额度标准的医疗费用才由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支付,这个自付额度的标准即为“起付线”。其功能有二:一是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接诊时医患双方在疾病严重程度上的弄虚作假;二是制约或限制一部分非必需的医疗需求,抑制“门诊挤住院”、“小病大养”。
5.简述法定退休年龄的确定依据。
答案要点:其一,特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下的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和身体健康状况;其二,养老保险津贴支付的经济基础;其三,社会失业率状况。
6.简述社会救助的特征与社会救助的对象。
答案要点:社会救助具有五大特征,即对象的选择性、资金来源和给付的单向性、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救助时限的短期性、贫困线划定的相对性。
社会救助对象包括三类:无依无靠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公民;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公民;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
7.解释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并举例说明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道德风险行为。 答案要点: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非伦理学概念;道德风险涉及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产生道德风险的基本条件是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是一种损人利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