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治疗方剂首选()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女性,77岁。吸烟25年,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近日着凉后咳嗽、咳黄痰伴心悸、少尿、双下肢水肿5天来诊。查体:口唇发绀,双肺散湿啰音,肝于肋下2cm可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电图偶见房性期前收缩。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应为() A.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 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 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患儿女,4岁,因“低热伴右下肢跛行半月余”来诊。查体:轻度贫血貌,精神尚可,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淤斑;颈部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质地中等的不融合淋巴结多枚,最大0.6cm×0.7cm;肝肋下2cm,中等硬度;右股中下段有深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常规:Hb95g/L,RBC3.3×1012/L,WBC7.8×109/L,N0.12,L0.88,PLT80×109/L。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右股骨X线片。 骨髓检查。 右股骨B型超声。 结核抗体检查。 右股疼痛点穿刺或活检。
脾心痛病名最早见于() A.《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济生方》。 E.《针灸甲乙经》。
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脾俞、章门。 下脘、足三里。 上脘、行间。 梁门、内庭。 膻中、丰隆。
高β-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脂类含量测定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