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封装成帧,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案】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将发生帧数据错误,造成数据混乱、通信失败。

2. 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我们知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有可能发生死锁的现象。例如,考虑计算机A 和B 之间的通信,假定B 给A 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 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 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 在A 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 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 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 甚至怀疑A 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 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 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 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就会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3. 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是指给因特网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标识符。而所谓“分类的IP 地址”则是将IP 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串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

(1)IP 地址被分为A 、B 、C 、D 、E 五类,其中A 、B 、C 类为单播地址,D 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①A 类地址:网络号占1个字节长,网络中的主机号占3个字节,A 类地址网络号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O ”。A 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减2的原因:网络号全0表示“本网络”; 网络号127(01111111

)保留作为本地软件回环测试之用。每个网络允许

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②B 类地址:网络号占2字节,网络中的主机号占2字节,B 类地址网络号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 类地址允许有16383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③C 类地址:网络号占3字节,网络中主机号占1字节,C 类地址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 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

(2)IP 地址的主要特点

①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它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物理信息;

②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在多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有多个IP 地址;

③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④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⑤IP 地址可用来指明一个网络的地址。

A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C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为

4. 以下的每一个地址属于哪种类型?

(1)

(2)

(3)

(4)

所以为本地链路单播地址;

所以为IETF 保留地址;

所以为多播地址; B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为 【答案】(1)FE80的二进制形式为(2)FEC0的二进制形式为(3)FF02的二进制形式为

(4)IPV6的环回地址。

5. 假设主机A 要向主机B 传输一个长度为512KB 的报文,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ps ,途中需要经过8个路由器。每条链路长度为1000km ,信号在链路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km/s, 并且链路是可靠的。假定对于报文与分组,每个路由器的排队延迟时间为lms , 数据传输速率也为50Mbps 。那么,在下列情况下,该报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主机B?

(1)采用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头部长为32字节;

(2)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 , 头部长为32字节。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互联网中数据交互的理解。

(1)如果采用报文交换方式,由于报文头部长为32字节,报文携带的数据为512KB ,整个报文长为

时延为

1000/200000=0.005s=5ms。

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ps , 则发送该报文所需的传输

另外,报文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lms , 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

因此,该报文从主机A 到主机B 所需的总时间

=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

+

排队时延

(2)如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由于分组头部长为32字节,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 ,每个分组的总长度为分组的个数N 为512/2=256。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

50Mbp/s,则发送该一个分组所需的传输时延为

1000/200000=0.005s=5ms。

因此,从主机A 到主机B 发送所有分组所需的总时间为主机A 发送(N-1)个分组的传输时延加上最后一个分组从主机A 到主机B 的总时间,即等于(N-l ) ×传输时延+传输时延+传

播时延+排队时延=

6.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数据又复用到IP 数据报上。

【答案】

另外,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lms , 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

7. RTP 协议能否提供应用分组的可靠传输?请说明理由。

【答案】RTP 协议不能提供应用分组的可靠传输。因为RTP 为实时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运输,

RTP 是一个协议框架,RTP 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它只包含了实时应用的一些共同功能。

并不对多媒体数据块做任何处理而只是向应用层提供一些附加的信息,让应用层知道应当如何进行处理。因此,RTP 协议不能提供应用分组的可靠传输。

8. 主机A 向主机B 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序号为L 字节。假定TCP 使用的MSS 为1460字节。

(1)在TCP 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 的最大值是多少?

(2)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的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节,链路的数据率为l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

【答案】(1)TCP 报文段首部中序号占4字节,序号范围是的序号不重复使用,则L 最多可以分成

能分成报文段,L 的最大值是

共个序号。若TCP 报文段,TCP 建立时需要消耗一个序号,因此L 最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