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62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语言

【答案】新闻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根据新闻学的原理,新闻语言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②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媒介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众为传递最新的、真实的信息而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按照传播学的术语即编码、解码的互动,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能多地还原出传者的意图。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即新闻语言。

2.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答案】“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通过达到具体真实,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遵循新闻的基本属性一一真实性,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强调的是新闻与事实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3. 透视感

【答案】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它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特写的目的是把新闻事实“镜头化”了以后,对读者产生更强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体味其中的神韵与精髓。因此,它虽然摄取与描写的只是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断、一个剖面,但这个片断、这个剖面,应该具备透视全局性或者本质性内容的功能。

4.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5. 三度重复

【答案】“三度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具体是指,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 导语第_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 卞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消息

的“三度重复”要求标题、导语和卞体围绕同一新闻角度叙述,不是简单的“三次重复”,而是层层递进。这种叙述方式也称倒金字塔结构。一般认为,这种结构方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种写法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6. 叙述式导语

【答案】叙述式导语是用摘录或综合的力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这种类型的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来讲述故事,使读者能够产生如同他们亲身目击事件的现场感。叙述式导语写作,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

7. 完整情节事实

【答案】完整情节事实是指完整表现行为形态演变环节的事实。它具有明显的事态起因、中间变动环节和结果。通讯在报道一件复杂的事件或报道一个人物时,仅有一个典型的完整的情节事实难以说明问题,常常围绕主题选用多个完整的情节,以达到多侧面、深层次地表现事件或人物的目的。

8. 新闻背景

【答案】新闻背景是指对于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所作的说明。它通过引用有关材料,应用交代、说明、解释、对比、衬托等手法,显现或暗示新闻事实的成因、意义等,藉以深化新闻主题,帮助受众透过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事实的本质及其对周围事物的影响。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被称为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对它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不是新闻事实,是有助十理解新闻事实的必要材料,运用时务必精挑细拣,尽量控制在“必要”的限度以内。

9. 云计算

【答案】云计算,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来向用户按需服务。“云”就是提供资源的网络,用户无需将这些资源信息存放在终端,而是通过网络到“云”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传媒产业对云计算技术的讨论依然是在探索之中,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其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构想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数字化生存和全媒体转型。从目前状况来看,云技术的一些应用,比“云报纸”仍具有试验性质,在技术上和受众使用的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0.事件专访

【答案】事件专访是指记述某些新闻事件的特殊意义、内幕情况或者澄清事实真相的专题访问。它主要是通过采访这些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或者见证人来“复原”与“剖析”新闻事件的。在事件专访中,“事”处于中心位置,人是配角。事件专访的主旨不是为了表现人,而是通过被采访者之口来报道“事”。

11.用事实说话

【答案】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准备的某个事实中,让受众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来悟出某种道理。它通过客观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12.延迟式导语

【答案】延迟式导语又称间接式导语、特写导语、软导语,它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直接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段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欲,借此带领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13.谈话实录型通讯

【答案】谈话实录型通讯是指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在叙事记述型通讯中,往往也会涉及人物之间、记者与被访者之间的对话,但它并不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出现。而在谈话实录型通讯中,谈话无疑是主角。谈话成为主角,包括以下两项含义:①谈话在文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构成整个文本; ②谈话在文本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谈话的质量决定着全篇的质量,谈话的成败决定着全篇成败。

14.融合新闻

【答案】“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是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融合新闻的理念最早是由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率先进行实践,这两家媒体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二、简答题

15.怎样深化通讯的主题?

【答案】深化通讯的主题主要有三条经验:全局意识、历史感和关注人的心灵。

(1)深度来自全局意识

有些事情,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影响似乎也不大。要确定这些题材的通讯主题的深度,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为事实复杂、头绪繁多,记者往往使用通讯这种体裁反映问题、探索原因、总结经验、梳理思路。而这类通讯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