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629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行政信息工作的关键是( )。

A. 行政信息的收集

B. 行政信息的鉴别

C. 行政信息的编辑

D. 行政信息的传递

【答案】A

2. 通过启发、劝告、诱导、商量、建议等方法,使被领导者接受并贯彻自己意思的领导方式是( )。

a. 强制方式

B. 说服方式

C. 激励方式

D. 示范方式

【答案】B

3. 国家公务员因为工作的需要或者其他的正当理由而在行政机关内部平级调动称为( )。

A. 转任

B. 调任

C. 轮换

D. 挂职锻炼

【答案】A

【解析】转任是指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变化; 调任是指公务员与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交流; 轮换是指在同一政府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 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对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4.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A. 人本原则

B. 效率优先

C. 依法行政

D. 注重实际

【答案】C

5.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 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 文化职能

D. 社会服务职能

【答案】ABCD 。

6. 行政组织中集权制和分权制的划分依据是( )。

A. 决策和承担责任的人数

B. 上、下级职权的大小

C. 同一层次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

D. 行政组织内各机构功能和性质

【答案】B

【解析】集权制与分权制。这是依据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的大小来划分的。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中的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自主权,能自行解决、处理问题,不必事事请示上级,上级对下级在权限范围内的事不加过多干涉的组织体制。

二、概念题

7.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民主制是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积极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合理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8. 公共危机

【答案】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饵负面影响。危机的种类很多,一般而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危机,只要涉及较大规模的公众利益,需要国家公共部门介入处理,便可划入公共危机范畴。它可以是人为因素诱发的,也可以是非人为的自然灾害; 可以是生产性危机,也可以是自然性危机,如“非典’夕、禽流感等流行疾病。公共危机是指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J 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9. 信息资源

【答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信息资源仅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图形、图像、电子信息等。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突出了信息本身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广义信息资源以信息本身为核心,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广义信息资源概念把信息活动各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这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狭义与广义信息资源概念的关键区别在是否将与信息有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体制也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信息内容、信息内容的表达和组织方式、及其表达所依附的载体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

10.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

【答案】电子政务是基于Internet 的电子化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屯子政府或电子化政务。电子政务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政府改革的产物。

11.办公室管理

【答案】办公室管理是行政流程的综合性管理,有较强的协调性、中枢性和业务性。办公室管理即依据办公室内在活动机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办公室中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四个要素:①明确的组织目标; ②服从自己目标的运转方式; ③管理人员; ④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

12.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包含两个层次:政治正当性和政策合法化程序。

(1)政治正当性。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若缺乏正当性,必难以执行。政治正当性包含:实质层面与心理层面。实质层面即合法性问题,是指必须在宪法架构下运作; 在民主法治的国家,合法化是政策必经的历程,经立法机关合法化过程的政策,才能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付诸施行时,才会比较顺利。心理层面则是指被统治者愿意接受统治者以及其政策的统治与约束,统治的正当性愈高,则民众的服从度愈高,愈能得到高的政策绩效,反之则否。因此,在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合法性被称为“认受性”,即接受与认同的程度。

(2)政策合法化程序,是指政策备选方案必须得到有权责的机关或个人之认可批准,才能取得合法地位。政策合法化程序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二是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3)政策合法化的内容具体包括:决策者及权力的合法化; 政策程序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法律化。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