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871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3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线索

【答案】新闻线索,又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己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2.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其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二、简答题

3. 简述记者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答案】道德要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维系。新闻记者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个体行为的方式从事新闻采写活动的,所以更应提倡自觉接受道德约束。记者的基本道德修养应包括:

(1)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记者要正直善良,明辨是非,看问题全面,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容。有了这些优秀品质,记者就绝不会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干与记者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2)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记者为了坚持真理,秉笔直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如果一个记者能做到爱生命但更爱真理,那么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他就会自觉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任何时候都坚持传播真理的声音。

(3)有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仅应当明白自己对消息来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应当明白自己对公众文化品位的提升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会通过揭露别人的隐私来获得利益,不会写那些低俗的煽情主义的报道,而会以不断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品位为己任。

(4)对社会公众有起码的人文关怀。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其作品才能真正感动受众,规避报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