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集权主义理论
【答案】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的一种报刊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报刊必须无条件地为国家的最终目的服务; ②报刊必须掌握在聪明的执政者手中; ③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严格控制信息的传播; ④报刊不能批评掌权者或者提出异议; ⑤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控制和检查。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国家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权威性,通讯工具作为国家的奴仆,也必须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无条件地为国家的最终目的服务。集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马基雅弗利、霍布士、黑格尔和特雷契克。
2. 朗曼模式
【答案】朗曼模式是美国广告学专家肯尼思·朗曼经过长期的研究,创建的一个广告投资模式,朗曼指出,任何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其广告效果只能是在临限(threshold ,不做广告时的销售额)和最大销售额之间的某数值。
3. 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 )
【答案】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 )又称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渐兴渐进的一种新的教学科目,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力一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媒介教育还力图使未来信息社会的人具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使受众了解小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 ②让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 ③使受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4. 自由主义理论
【答案】自由主义理论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该理论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
二、简述题
5. 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答案】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是为了挖掘复杂因果关系所引入的变量。
(1)调节变量
调节变量是一种影响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作用强度的变量。调节变量有助于在研究中识别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
例如,如果己有研究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不一致,其关系时而正向时而负向,时而增强时而减弱,时而存在时而消失,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暗示研究者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潜在的调节变量在起作用。调节变量可以清晰地展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在何时、何种情境下存在怎样的关系。传播学领域,霍夫兰的心理研究(如“两面提不”等)是应用调节变量的典型案例。
(2)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是一种由自变量引起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即自变量(X )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因变量(Y )。引入中介变量的意义在于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原因和作用机制。
(3)二者的异同
①相同点:
a. 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存在往往都不是单一的,可能存在多重调节变量和多重中介变量; b. 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都应用于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中。
②不同点:调节变量不直接受到自变量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其属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外的外部变量; 而中介变量直接受到自变量的影响,同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6. “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案】“混搭”,是指人们在传播要素、市场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上产生了一系列跨界之下的令人耳目一新和深具想象空间的种种搭配模式。这是中国传媒业自2004年以来经历拐点之后最为令人振奋的一种发展业态,“拐点”,意味着过去发展模式的终结,新的发展逻辑的开始。
跨界往往是和“混搭”相结合的,它带来的不是原有价值和市场逻辑的简单延伸,而是1+1)2的价值倍增效应。
(1)激活原有的“沉默价值’夕,形成范围经济的服务格局。品牌、渠道、客户资源,原本在传媒的单一化经营中都有其特定的单一化的角色与价值,其开发度和价值利用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引入新的市场要素和功能因素之后,有助于实现相关要素的多重角色、多重使用及其价值的多重开发,营造新的价值实现模式。
(2)拓宽原有的市场边界,谋取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混搭”模式之下,由于有了更多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的更多搭配与组合,便造成了一种建立在原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市场“泛化”现象一一人们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去谋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和更为丰富的价值实现方式。
由此可见,新媒体会带来传媒业结构的分化重组,不同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的界限会被打破,传媒业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资本和技术革命,媒体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将超越现有模式,出现两极分化一一“全媒体”和更细分受众的专业媒体。
三、论述题
7. 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答案】(1)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困境
①新兴媒体对传统报业的挑战
网络媒体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传播业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媒体环境,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传媒市场蔓延拓展开来。传统报业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但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表现出了无法掩饰的缺陷,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相对较差,表现单一,界面不够友好。相对于新兴媒体,在传统的传播条件下,报纸的缺陷是其无法弥补的劣势。
②报业自身的问题
a. 在我国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使命,同时报业本身存在的资源垄断、行政干预、市场要素残缺等多种体制上的弊端,以及报业集团的粗放型产品生产,都为中国报业的良h}发展设置丁障碍。b. 当前都市类报纸不断增多,千篇一律的追求造成了同一地区报纸内容的同质化,丧失了自身的个性,最终引发相对过剩的危机。
(2)报业应对新媒体的方法
①在传统报业基础上发展多媒体
a. 加大报网的互动。新媒体并非是传统报业的掘墓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而且两者融合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形成多媒体互动共赢的局面,这将会成为今后的一种趋势。将报纸的一部分内容在互联网上发行,虽然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但是在不同的平台上报纸也会有所作为,这样就能保证报纸实际发行不会下降,对读者的影响力也不会降低。
b. 构建多媒体新闻室,实行多媒体互动。尽量将记者提供的内容,展现在不同的平台上,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平台联合起来工作,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形成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团队。
②报业品牌仍需大力培育读者市场
a. 完全按市场法则操作,按企业模式运营。让报纸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并最终让报业品牌在市场中锤炼出来。
b. 报纸定位精准。形成不同的定位和固定的读者群,探索独到的经营模式,采取蓝海战略,而不是同质化厮杀的红海战略。
c. 新闻策划、活动策划到位。培养报纸忠实的读者群,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张力与影响力。 ③差异化定位细分报业市场成为竞争优势
a. 为不同的报纸和不同的读者群提供专门性的内容产品服务。应坚持强调开发新市场的理念,而不是从其他报纸抢读者造成其发行量的降低。
b. 开展调查,研究读者群体,按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将读者分类,细分读者群不仅对了解读者的需求,提高办报质量有益处,而且对有针对性地吸引广告起到很大作用。
c. 重视采取措施降低报业的运营成本。在报纸与网络互动中,将报纸新闻内容进行重新包装。为降低编辑成本,将报纸的标题制作业务交给了专门的标题制作公司。
④引用数学模式,对受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