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体制性失实

【答案】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价值观同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定的价值观不仅关系着新闻传播活动,而且要在对新闻传播实施领导和导向的过程中使其为自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其真实性的实现不可能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 网络新闻

【答案】网络新闻是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也即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报道。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版、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发布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

3. 新闻语言

【答案】新闻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根据新闻学的原理,新闻语言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②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媒介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众为传递最新的、真实的信息而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按照传播学的术语即编码、解码的互动,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能多地还原出传者的意图。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即新闻语言。

4. 概述型导语

【答案】概述型导语是指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这是用得最多、也较易把握的一类导语。这类导语的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捷明了,称为“直线交流’,,极易为读者所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5. 消息头

【答案】消息头是指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开头部分冠以的“**讯”或“**电”之类的字样。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讯”主要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各家新闻通讯社向报社传递新闻信息时,多数采用此类形式。

6.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答案】“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通过达到具体真实,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遵循新闻的基本属性一一真实性,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强调的是新闻与事实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7. 新闻事实

【答案】新闻事实,是指构成新闻报道内容所必需的各种具体材料的总和。新闻事实来自客观实际,是从采访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素材中提炼出来、具有某种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同时又是新闻题材赖以形成的基础。完整的新闻事实,既需要具有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和公众关注程度等特殊素质,也要求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过程、原因等新闻要素。

8. 提问

【答案】提问是指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提问的主要技能与方法可分为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三种形式,还可以分为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两类。提问时要注意做到简洁、具体、深刻、间接、自然、节制。提问是记者通过发问和寻求答案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整体活动的成败。

9. DEE 结构

【答案】DEE 是指描写(Deeoription}、解释(Explanation )、评价(Evaluation )oDEE 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 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 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10.“第二种翻译”

【答案】“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记者对于每个行业中的“行话”,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与说明。西方新闻学者在谈到改进新闻写作时,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不要用技术语言”。他们强调要用所有读者都能充分理解的语言进行报道,在稿件中尽量删除一切技术词汇和含混不清的行话。而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更要对其中一些专业性内容与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通俗化“翻译”。对于这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关键就在于作好“第二种翻译”。因为如果读者对报道中的基本术语感到陌生,势必造成阅读过程的中断,给接受信息带来障碍,也就谈不上传播效果。

11.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所关注的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状态的报道。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客观发生的新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它是一种被公众所关心的信息; 它是一种借助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信息。

12.橱窗式导语

【答案】橱窗式导语,是指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有如橱窗展示样品,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如一只只小小的麻雀,五脏俱全,可供解剖。通过讲述这个典型事例,读者可了解事物的细微部分,获得具体的印象,受到感染,为之感动,产生兴趣,进而由感性认识转入理性思考。

二、简答题

13.请将“知识(knowledge )" “智慧Cwiedon}"“数据或材料(data )”以及“信息(information )”按“基础一一顶层”的顺序排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按“基础一一顶层”的顺序排序如下:信息一一数据和资料一一知识一一智慧。

(1)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包含的范围最广。

(2)数据是指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资料是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

(3)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能是关于理论的,也可能是关于实践的。在哲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叫做认识论。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交流,推理。知识也可以看成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

(4)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智慧是对信息、数据与资料、知识的综合运用,处于最顶层。

14.简述描写性消息的功能。

【答案】描写性消息是以描写为基本手段写作的消息,其功能如下:

(1)记录活的、有声有色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速记。历史的速记不应只是抽象的概括,还应有形象的描述,用来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新闻事件的具体情景,以便今人与后人在阅读报纸这部包罗万象的历史巨著时,能够了解当时那个历史瞬间的状貌。

(2)发挥形象的感染力、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