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31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2.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3.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4.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人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

【答案】(1)人脑发育的关键期

人脑发育的关键期,即人脑发育的最佳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一时期,个

体心理发展可能会存在不可弥补的障碍。

(2)人脑发育的可塑性

人脑发育的可塑性指的是,婴儿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大量动物和人类婴儿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验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现象,并构成永久性伤害; 早期营养不良(如胎儿期营养不足)也会对婴儿脑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使脑细胞发育不正常。

6. 什么是注意? 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

【答案】(1)注意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2)注意的品质举例:

①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例如,外科医生在连续几小时的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

②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例如,在0.1秒的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把握4~6个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以及4~5个没有联系的汉字。

③注意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④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例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

7. 简述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答案】(1)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二

(2)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机体因素两大类:

①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不同的感觉通道的刺激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b. 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会影响到反应时的长短。

c. 刺激物的复杂程度:刺激物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到反应时。

d. 刺激呈现的位置:不同的呈现位置会影响到反应时。

e. 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累加会影响到反应时。

f. 其他来自环境和实验仪器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反应时。

②机体因素包括: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额外动机、被试的年龄、练习、个体差异等。

8. 什么是内隐记忆?

【答案】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外显记忆相对。其操作性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的提取。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9. 简述知觉的四种特性。

【答案】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四种特性,具体简述如下: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 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确定,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不是只对其中一个属性或某个部分来加以反映,而是把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映象。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知觉恒常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形状恒常性

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

②大小恒常性

当人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③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称为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