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内膜炎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3岁。主因发热、乏力40d入院。4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中低热,伴有全身乏力不适。偶轻咳,无痰。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小腿屈侧疼痛,背部及四肢逐渐出现散在暗红色丘疹。先后给予加替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多酯钠等药物治疗,仍持续发热。此时进一步的措施包括()(提示:患者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连续3次阴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可疑瓣周脓肿。左心室扩大。主动脉中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A . A.由于多次血培养阴性,可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B . B.进一步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C . C.为避免病情进展,立即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并再次行血培养检查,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D . D.暂时停用抗生素,再次行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E . E.请胸心外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F . F.体温降至正常后即可停用抗生素,以避免二重感染

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普通菌毛。 D.荚膜。 E.Vi抗原。 患者男,48岁。发热伴少尿2d就诊。既往肝硬化史。体格检查:T39.5℃,P115次/min,R25次/min,BP80/50mmHg。意识恍惚,颈软,巩膜无黄染,四肢末梢皮肤温度降低。

提示:血HB110g/L,WBC23.0×109/L,N0.90,L0.05,PLT8×109/L;动脉血气显示:pH7.30,PCO225mmHg,PO268mmHg,HCO3-12mmol/L,血乳酸浓度8mmol/L。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男性,18岁,近1个月来头昏乏力明显,周身酸痛,四肢皮肤散在淤斑,血红蛋白由110g/L降至6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占25%,淋巴细胞占75%,血小板15×109/L。如果骨髓像示增生极度低下,粒系红系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网织红细胞0.1%,Hum试验阴性,最好的治疗是() A.如有合适供者,尽早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 输血维持。 雄激素。 脾切除。 男性,18岁,近1个月来头昏乏力明显,周身酸痛,四肢皮肤散在淤斑,血红蛋白由110g/L降至60g/L,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占25%,淋巴细胞占75%,血小板15×109/L。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是不必要的() A.网织红细胞计数。 骨髓穿刺术。 Ham试验。 骨髓活检术。 血红蛋白电泳。 患者,19岁,男性,四肢无力1年,伴左眼睑下垂,症状午后为重,休息后减轻,专科查体双侧瞳孔直径3mm,光敏,左眼睑下垂.眼球向内、上、下视受限,四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5级,余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如果患者需诊断性治疗,首选() A.皮质类固醇。 免疫抑制剂。 抗胆碱能药。 血浆置换。 抗胆碱酯酶药。 患者男,23岁。主因发热、乏力40d入院。4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中低热,伴有全身乏力不适。偶轻咳,无痰。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小腿屈侧疼痛,背部及四肢逐渐出现散在暗红色丘疹。先后给予加替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多酯钠等药物治疗,仍持续发热。此时进一步的措施包括()(提示:患者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连续3次阴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可疑瓣周脓肿。左心室扩大。主动脉中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