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815中外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整体序列主义音乐
【答案】又称“全面序列主义音乐”。将音乐的所有要素都预先排列成为序列,在作曲中运用,其控制的参数从原先的音高,扩大到节奏、节拍、时值、速度、力度、音量、音区、音色等。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发表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是整体序列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的学生布列兹和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对整体序列主义音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2. 喜歌剧
【答案】诙谐幽默的歌剧。产生于18世纪的意大利,题材轻松活泼,取材于日常生活,主角为平民百姓,往往描写主仆关系等,情节幽默滑稽,音乐简短质朴,以说白和对话取代宣叙调。1733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紧接着,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发展了各自的喜歌剧。
3. 《动物狂欢节》
【答案】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双钢琴与室内管弦乐队演奏的组曲。全曲包含14首小曲,如“狮王进行曲”“母鸡与公鸡”“长耳朵的角色”“林中杜鹃”“天鹅”等,部分乐曲借用了一些名家主题加以夸张变形,有明显的戏谑讽刺性,如“乌龟”“大象”“钢琴家”“化石”。由独奏大提琴演奏的“天鹅”是最受欢迎的一曲。
4. 斯特拉文斯基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其创作体裁广泛,艺术风格涉足20世纪的重要流派。早期创作了具俄罗斯民族风格的芭蕾舞剧《火鸟》《春之祭》,1920年至1951年间以芭蕾舞剧《普尔契内拉》《管乐八重奏》和歌剧《浪子的历程》等作品成为“新古典主义”的旗帜人物,晚期转向十二音音乐创作,代表作为舞剧《阿贡》。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
5. 《沃采克》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创作的三幕歌剧,为自由无调性音乐作品,剧情描述:下级士兵沃采克为养活同居女友玛丽与孩子,不得不供军医做人体医学试验,饱受凌辱,当他得知玛丽与军乐队长私通,杀死了玛丽后自沉河底。作曲家用夸张的“诵唱”方式来表现战争对人性造成的
扭曲,作品技艺精湛,蕴意深刻,在20世纪影响巨大。
二、简答题
6.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能净化心灵、使人从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提出,音乐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教育方面,它对人能起到道德规范的作用,而不是在享受或娱乐方面,要警惕不适度的音乐对人的“腐蚀”。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第八章中也谈到,音乐的道德作用和教育作用尤为重要,音乐的教育作用比它产生的愉悦作用更重要。在古希腊的理论家看来,音乐具有伦理价值的取向,这充分反映在他们对调式作用的认识上。他们认为,不同的调式联系着不同的情感。例如,多里亚调式可以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 弗里几亚调式则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 而副弗里儿亚调式容易使人丧失意志。但要注意,该时期对调式的评价并非由纯粹的审美体验所得,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
,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从这里可以看到,音乐美学问题(更确切地说是音乐社会学问题)
期,在这里能找到西方音乐思想最早的答案。
7. 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间界定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答案】(1)含义及时间界定:
浪漫(romantic )一词原指用罗曼语(Romance )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欧洲史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的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从时间上讲,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问界定比较模糊,通常指19世纪前
,它涵盖了威(韦)伯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分为初后的一百多年(1790~1910)
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个阶段:
初期(19世纪10~20年代):威伯、舒伯特、贝多芬(晚期)等。
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科夫斯基等。
晚期(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布鲁克纳、普契尼、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
(2)音乐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①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②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
晚期浪漫派。
③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④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
a. 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b. 对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c. 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的感觉,但是仍以调性音乐为主。
d. 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
e. 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严格的极富逻辑性的曲式结构。
8. 简述布列兹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布列兹(Pierre Boulez, 1925~),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整体序列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代表作品:
《无主的锤子》(为人声及室内乐重奏而作),《重重皱褶—马拉美肖像》(女高音和乐队),为两架钢琴作的《结构I 》《结构II 》,六首弦乐四重奏等。
(3)艺术成就
①他对20世纪的序列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创作以韦伯恩后期风格为基础,吸收了梅西昂、德彪西音乐中的节奏和音色、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早期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结合周密的数理构思和自由、奔放的感情表达,形成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正是他的成就之一。
②他最著名的作品《无主的锤子》是一首为女低音和六件乐器而作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也是序列音乐的经典之作。音乐动静结合,音响奇特,旋律线条突兀,节奏零散,织体层次感较强,既具有韦伯恩后期的风格特征,又带有些许东方音乐的特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