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支架功能研究

关键词: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最近发展区,支架

  摘要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为学生使用目标语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助于更多可理解输入的产生(Long & Sato, 1983; Swain, 1985; Pica, 1996)。对教师提问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外语的学习过程。但是中国大陆对大学英语课堂所作的基于微观话语分析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而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所进行的研究则更少。维果茨基的理论为我们观察中国的EFL教学的动态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论文对8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8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者旁听了每位教师的一节课,做了笔记和录音录像,并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作者运用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了详细的语篇分析,以回答本研究的三个问题:1)教师提问有哪些支架功能?2)教师在提问时常使用何种提问技巧?3)学生在课堂交际中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哪些?作者发现不同类型的问题起着不同的支架作用。展示性问题的主要作用是认知支架。展示性问题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信息,更好地表达自己。参考性问题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学生参与交际。它为学习者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认知能力提供了情感支架。这两类问题起着不同而互补的作用。在提问技巧方面,追问和分解是有效的技巧。通过追问,教师可以推动学生更深入地参与交际而通过分解,教师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具体使用哪种技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解。在学生们课堂保持沉默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两点是缺乏兴趣和英语水平低。这一发现更突出了合理使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支架作用的必要性。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数量有限,可能所得出的结论还不能代表中国所有大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情况。但是这种对多种渠道收集的数据进行微观分析的研究对于探讨教师提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