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注意力资源配置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乘数效应?

【答案】(1)乘数效应

这原本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系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其原理在于: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2)社会注意力资源

这是指在媒介牵引下流向不同的焦点领域,其对社会资源配置所引发的“乘数效应”是不同的。

(3)注意力资源配置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乘数效应

在影响力经济时代,不同的人物、事件或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关联程度不同,社会辐射力和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不同,其所吸引的同等规模的社会注意力资源,所引发的社会偏好变动、需求变更和要素配置方面的关联效应也是不一样的。

2. 在几种主要的市场结构中,厂商怎样做出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答案】在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以及垄断四种市场结构中,厂商主要通过调节价格和产量控制利润。

(1)完全竞争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的特征是:在其中有为数众多的小型厂商,生产同质的(或相同的)产品。在这里,小型只是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任何一个厂商的产量,在整个行业的总产量中都不占据重要的比例,因而一个厂商产量上的变动,对整个产业的供给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作为价格接收者厂商需要做出产量决策,因为产量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一个厂商的产量过大,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以致总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2)垄断竞争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生产差异化的产品。由于没有其他厂商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所以一个垄断竞争者可以对产品价格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但是,这种价格的决定权是有限的,因为有很多竞争者在生产相近的替代。

在短期内,代表性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SMC且对应着d 与D 的交点。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为P ,均衡产量为Q

在垄断竞争市场,厂商为了提高竞争力所采用的常见策略为产品差异化决策。即企业在形成产品实体的要素上,或者提供产品过程的诸条件上,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足以引诱购买者的

特殊性,并以此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寡头竞争

与其他市场结构不同,寡头垄断的最显著特征是需求的相互依赖。由于只存在少量的企业,所以在行业的总产量中单个厂商的产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某一企业选择的价格(或生产能力或广告或其他竞争行为)会影响其对手的需求和收入,价格(或者其他竞争行为)的变动可能会导致竞争者改变他们的价格(或其他竞争行为)。因此厂商必须采取策略性的行为(strategicbehavior ),估计竞争者可能的反应和针对性行动,并相应地制定最优的决策。正是由于寡头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公认的统一的寡头理论,从而形成不同的寡头理论模型。

①斯威齐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格刚性。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上,一旦存在一个稳定的价格,就很难改变。即使成本或需求改变了,厂商也不大愿意改变价格。如果成本下降或者市场需求下降,厂商会担心给它的竞争者以错误信息并引发一轮价格战,所以不愿意降低价格。而如果成本或需求上升,厂商不愿意提价是因为担心竞争者可能不会跟着提价。

②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法国数理经济学家古诺认为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选择不同的产出水平。两厂商相互竞争,同时决策。生产同质产品,价格取决于两寡头产量之和。双方决策时都将对方产量视为既定。

③价格领导模型

在有些寡头产业中,其市场价格是由某一厂商决定的,其他厂商是跟随者。具有决定市场价格力量的厂商可能是主宰厂商,或者说举足轻重的厂商,也可能是大家为了避免竞价而推选出的代表性厂商,采取暗中默契的形式进行合谋,以牟取更高的利润。其基本假设是:(1)一家大企业拥有主要市场份额,其余较小企业则拥有剩余的市场份额; (2)有支配力的企业凭经验估计出所有较小企业的供给曲线,然后得出自己的市场需求曲线; (3)有支配力的企业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价格,小企业则接受市场价格,并据此安排产量。

④寡头的公开合谋与卡特尔

寡头之间如果公开勾结,根据协议共同确定价格、产量和划分市场,这种组织形式叫做卡特尔(cartel )o 由于有明确的约定,卡特尔组织往往以一个垄断者的身份出现,按边际收益对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然后按照协议在各个成员之间分配产量配额。

(4)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者作为“唯一的销售者”,企业即行业。根据定义,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进入壁垒使得垄断者在长期或短期都能获得正经济利润。

①短期均衡

在图8-10中,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将市场价格调整为PO ,产量调整

为Q ,达到短期均衡点。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经营规模调整

②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图8-11所示,其长期边际成本LMC 和边际收益MR 相等时,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这时的生产规模是与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相切的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所代表的规模。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R=LMC和MR=SMC,即:MR=LMC=SMC。长期内垄断厂商进行规模调整的另一个原则是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至少可以弥补平均成本。

③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可以决定其产量和价格,因而为获得最大可能的垄断利润,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增加其总收益。所谓价格歧视,又称差别定价,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相同的消费者因购买数量的不同而收取不同的价格。

3. 传统传媒产业主要有哪些商业模式? 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与此有何不同?

【答案】(1)传统媒体产业的商业模式

①广告支撑型。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不同程度依靠广告收入的媒介均采用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该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商品经历两次售卖,因此又称“二次售卖模式”。a. 受众作为社会人,有信息、娱乐、社会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媒介向受众提供可满足其上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b. 广告主向媒体支付广告费,以换取广告版面或时段,获得接近受众(消费者)的权利。

②内容支撑型。图书、唱片、付费电视等依靠内容开展商业活动的媒介所采纳的商业模式为内容支撑型模式。在此模式中,受众购买图书、唱片或订购付费电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出相应的费用。

③执照费支撑型模式。BBC , NHK 之类的公营媒体的运营活动采用的是执照费支撑型模式。在此模式中,受众为接收媒介产品或服务而向政府交纳执照费,政府再拨付给媒体。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收取的执照费与拨付给该国公营媒体的费用并不完全一致。④传媒商业模式的动态性。传媒的商业模式会随时间表现出动态性。以报纸为例,在报纸诞生的前100年至150年,报纸商业模式更倾向为内容支撑型模式。但到19世纪下半期,报纸转而为大众服务,成为“便士报”,商业模式随之转变为广告支撑型模式。

(1)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门户网站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为代表,相比传统媒体依托广告收入,(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不同程度依靠广告收入)和内容付费(图书、唱片、付费电视等依靠内容付费),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其收入不仅包括广告经营、信息内容收费,还包括无线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网络游戏收入等多个组成部分。

①广告收入。广告收入是门户网站普遍的收入来源,门户网站的广告形式主要包括弹出广告、通栏广告、下沉广告、视频广告、文字链接、旗帜广告等多种形式,新浪最主要的收入来自广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