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1日将其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转让,取得转让价款1560万元已收存银行。该债券系2015年1月1日购进,面值总额为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期限为3年。转让该项债券时,应计利息明细科目的余额为150万元,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为24万元,该项债券减值准备余额为30万元。该公司转让该项债券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36","-66","-90","114"]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支票上的次债务人的有()。 ["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付款人"]
2017年11月1日,甲公司将2014年1月1日购入的乙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5000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2月31日付息的债券的20%部分对外出售。实际收到价款105300元。由于该债券距离到期日只有两个月,甲公司将剩余的乙公司债券仍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并一直持有至到期。出售前,甲公司该债券账面摊余成本为496800元,其中,成本500000元,利息调整(贷方余额)3200元。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持有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时应确认投资收益()元。 ["17440","18560","22440","22560"]
丙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企业,每年需要外购某材料108000千克,现有S和T两家符合要求的材料供应企业,他们所提供的材料质量和价格都相同。公司计划从两家企业中选择一家作为供应商。相关数据如下。
(1)从S企业购买该材料,一次性入库。每次订货费用为5000元,年单位材料变动储存成本为30元/千克。假设不存在缺货。
(2)从T企业购买该材料,每次订货费用为6050元,年单位材料变动储存成本为30元/千克。材料陆续到货并使用,每日送货量为400千克,每日耗用量为300千克。
基于成本最优原则。判断丙公司应该选择哪家企业作为供应商?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单位的表述中,完整、准确的是()。 ["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甲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定以货币出资并已全部出资到位,乙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应向丙公司投资价值40万元的设备,但乙公司一直未履行出资义务。后丙公司因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虽然丙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久就组建了清算组,但清算组一直未正式开展清算工作。甲公司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
(1)乙公司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2)乙公司向丙公司补缴出资额40万元并承担相应利息。
乙公司对与甲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丙公司及欠缴40万元出资额的事实并无异议,但针对甲公司的诉讼请求,乙公司提出的反驳理由如下:
(1)股东未缴纳出资,仅负有向公司补缴的义务,并不构成对其他股东的违约;
(2)丙公司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股东未缴纳的出资不必再行缴纳;
(3)丙公司及其他股东最近3年未提出任何补缴出资的要求,诉讼时效期间已经经过。乙公司提出的诉讼时效抗辩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