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实验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斯腾伯格(S.Sternberg )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加法反应时法
B. 减法反应时法
C. 简单反应时法
D. 选择反应时法
【答案】A
【解析】加法反应时法由斯腾伯格在减法反应时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如果这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斯腾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来探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结果发现个体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自始至终的系列扫描方式。
2. 在沃森的卡片选择任务中(Wason , 1968). ( )证实倾向(证实偏见)变小。
A. 当任务包含字母与数字时
B. 当任务概念化于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
C. 当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寻找证据时
D. 当任务概念化于一个熟悉的领域时
【答案】D
【解析】沃森的卡片选择任务请参见第1题。沃森的卡片选择任务显示当人们想要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时,往往倾向于证实原命题,即从正面进行验证,而不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学推理:
,既验证原命题,也验证其逆否命题(从反而验证)这种倾向被称为证实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当采用被试熟悉的领域作为研究任务时,即当卡片任务概念化于被试的一个熟悉领域时,被试也能从反面进行验证,即证实倾向变小。
3. 知觉的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 )。
A. 行为主义
B. 格式塔
C. 精神分析
D. 人本主义
【答案】B
【解析】知觉的刺激物说即直接知觉理论,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
4. 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
A. 布生(Bibson )
B. 考夫卡(Koffika )
C. 惠特海默(Wertheimer )
D. 鲁宾(Robin )
【答案】D
【解析】图形与背景的区分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5. 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这种注意模型是( )。
A. 衰减器模型
B. 反应选择模型
C. 资源分配模型
D. 过滤器模型
【答案】B
【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6. 在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中,同盟者( )。
A. 将遭受中等的电击
B. 将遭受剧烈的电击
C. 实际上并不遭受电击
D. 仅遭受轻微的电击
【答案】C
7. 冯特(W.Wundt )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明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答案】B
【解析】冯特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建立了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A 项也是冯特对心理
学的贡献。C 项是赫尔姆霍兹对心理学贡献。D 项是费希纳对心理学贡献。
8. 历史卷子的一个问题是让你说出美国第十任总统的名字。这个问题是_____你的答案是_____的例子。( )
A. 再认测验; 外显记忆
B. 迫选再认测验; 外显记忆
C. 回忆测验; 外显记忆
D. 回忆测验; 内隐记忆
【答案】C
9.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不包括( )。
A. 注视
B. 眼跳
C. 回视
D. 眨眼
【答案】D
【解析】通过眼动仪,可以记录和分析眼睛注意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眼跳潜伏期、回视次数、注视广度和频率。
10.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
A. 真动知觉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似动现象
【答案】D
【解析】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究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究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起来。
二、简答题
11.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是怎样的?
【答案】启动效应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是相同的; 而在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有关,但并不相同。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