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A. 信噪比
B. 频率宽带
C. 调制速率
D. 信号传播速度
【答案】D
【解析】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噪比、频率宽度、调制速率都有关。
2. 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
A. 时钟周期
B. 指令周期
C.CPU 周期
D. 微指令周期
【答案】A
3. 某磁盘的转速为10, 0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 磁盘传输速率是20MB/S, 磁盘控制器延迟为读取一个4KB 的扇区所需平均时间约为( )
A.9ms
B.
C.12ms
D.
【答案】B
【解析】磁盘转速是10000转/分钟,平均转一转的时间是6ms , 因此平均查询扇区的时间是3ms ,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读取4KB 扇区信息的时间为信息延迟的时间为
总时间为
4.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面分配策略与页面置换策略不能组合使用的是( )。
A. 可变分配,全局置换
B. 可变分配,局部置换
C. 固定分配,全局置换
D. 固定分配,局部置换
【答案】
【解析】分配和置换策略有下面三个组合:①固定分配、局部置换;②可变分配、全局置换;
,或根据程序员、③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固定分配是指基于进程的类型(交互型或批处理型等)
程序管理员的建议,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不再改变,采用该策略时,如果进程在运行中发现缺页,则只能从该进程在内存的n 个页面中选出一个页换出,然后再调入一页,才能保证分配给该进程的内存空间不变,因此不能有固定分配,全局置换组合。
5. 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插入排序
C. 选择排序
D. 二路归并排序
【答案】B
【解析】经过两趟排序后,A 项起泡排序的结果是两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了序列的最终位置;B 项插入排序的结果是前三个数有序即可;C 项选择排序结果是两个最小的元素在最前面按顺序排好;D 项二路归并排序的结果是长度为4的子序列有序,即前4个数排好序,接下来的4个数排好序。显然题目中的元素序列只能是插入排序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因此,B 项正确。
6.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答案】A
【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的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都存储在文件控制块中,系统对文件的管理全是依靠文件控制块里的信息。
7. 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 宽度为32位,±也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20ns
B.40ns
C.50ns
D.80ns
【答案】C 。
【解析】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贝U 时钟周期为10ns 。数据是128位,总线宽度是32位,所以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传输地址还需要一个周期,所以传输一个128位的数据至少需要5个时钟周期,所以至少需要
8. 以下关于超线程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超线程技术可以把一个物理内核模拟成两个逻辑核心,降低处理部件的空闲时间。
B. 相对而言,超线程处理机比多核处理机具有更低的成本。
C. 超线程技术可以和多核技术同时应用。
D. 超线程技术是一种指令级并行技术。
【答案】D
【解析】超线程技术是同时多线程技术在英特尔处理机上的具体实现。
9. 如果认为等待设备的状态信号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即踏步等待),那么在下面几种主机
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_____主机与设备是并行工作的;_____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中:
主程序与设备是并行运行的。
A. 程序查询方式
B. 程序中断方式
C. 方式
【答案】A , B , C
10.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
A.500
B.700
C.800
D.1000
【答案】D
【解析】TCP 使用滑动窗口流控协议,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本题中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那么确认序列号为200+300+500=1000。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安腾体系结构基本特征的是( )。
A. 超长指令字
B. 显式并行指令计算
C. 推断执行
D. 超线程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