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31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灯刷染色体

【答案】灯刷染色体

是指在两栖类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质纤维构成,每条纤维分化为主轴以及主轴两侧数以万计的侧环,而且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尚未完全解除联会,因此可以见到交叉,其形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2.

【答案】

的中文译名是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

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 3.

【答案】

细胞色素

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

波长处具有最

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

4. 抑癌基因

【答案】编码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基因,该基因发生的功能丢失突变是致癌的。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如

)的单个突变体等位的遗传能大大提高形成某种

,它们编码的蛋白质)

类型肿瘤的危险性。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

是细胞的制动器(

抑制细胞生长,并阻止细胞癌变。在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中,每一种抑癌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只有当两个拷贝都丢失了或两个拷贝都失活了才会使细胞失去增殖的控制,只要有一个拷贝是正常的,就能够正常调节细胞的周期。从此意义上说,抑癌基因的突变是功能丧失性突变。

5. 基因打靶

【答案】基因打靶是指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达到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基因的一项技术。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

6. 胞内体

【答案】胞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胞内体和次级胞内体之分,初级胞内体通常位

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胞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胞核。胞内体膜上具有. 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

7. 核仁组织区

【答案】位于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

是染色体中核糖体位,可组织形成核仁,不包括

8. 磷酸酶 终止细胞内信号转导。

基因。

基因

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胞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含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胞内

所在的部

【答案】从蛋白质上除去磷酸基团。对于不同的底物蛋白,去磷酸化可使其激活或失活,并

二、填空题

9. 除极少数特化细胞外,_____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答案】高等植物 10.

【答案】

11.英国科学家_____在多肽链序列测定和

【答案】

体加工后最终形成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序列测定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

12.硝酸甘油能用于治疗心绞痛是因为_____。

【答案】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为

可舒张血管

13.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有化学渗透假说和_____假说。

【答案】构象耦联

14.人们推测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

【答案】

三、简答题

15.简述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分组及相关作用。

【答案】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15个基因,根据其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组。

(1)第1组含同和

有关的决定死亡的两个基因,即

表示

细胞存活的调控基因)

基因;

基因,即该组基因在线虫

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第2组含有执行死亡的四个基因:

(3)第3组含有7个与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的基因,

发生突变,则

基因,如果所必需。由这四组基

(4)第4组是死亡细胞在吞噬体中被降解的基因,如核酸酶基因1,即

裂解受阻,但不能抑制细胞死亡,表明此核酸酶并非

因共同作用导致线虫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16.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的反应部位和主要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经历下列几个代谢过程: (1)在细胞质中糖酵解(葡萄糖无氧分解)形成丙酮酸; (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乙酰辅酶(3)在线粒体基质中,乙酰辅酶

进入三羧酸循环;

磷酸化为

(4)在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和基粒进行电子传递偶联氧化磷酸化,使

将能量储存起来。

17.将期细胞与S 期细胞融合,观察融合后细胞核的变化。试描述现象并对此进行解释。

【答案】

期细胞融合后其核内染色质变得较伸展,

复制。

开始复制。这是因为S 期细胞内的

蛋白质因子启动了期细胞内的

18.试述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非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

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开始是通过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实验证验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对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也难以解释。

19.自由基学说的实验基础是什么?

【答案】以实验动物的寿命作为整体实验的标记物,用饮食技巧来研究自由基与衰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饮食中减少某种可以提高自由基水平的化合物,如减少铜离子或不饱和价键的化合物,从而减少自由基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另一方面,加入某些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反应,清除自由基。如

硫基乙胺

生育酚。词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可増加小鼠、大鼠、果

加到雄性

小鼠的饲料中,在断奶后很短时

相当于人的平均寿命从73岁增加到95岁。

绳、线虫的寿命。如:

间开始喂小鼠可增加平均寿命

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

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

,后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 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