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2. 萧统所编《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的是从先秦到_______代的作品。
【答案】梁
【解析】《文选》为南朝梁萧统编选的先秦至梁的诗文总集,分为三十八类,共六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3. 公安派的创作主张是“独抒性灵,_______。”
【答案】不拘格套
【解析】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4.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馀”表示赞赏。
【答案】杨亿
【解析】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骄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的“雄文博学,笔力有徐”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 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_______》。
【答案】纳兰词
【解析】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其词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己”
6. “六义”中_______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答案】赋、比、兴
【解析】“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7. 第一部用魏良辅改进的_______腔演唱的传奇戏是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
【答案】昆
【解析】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根据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它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
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楚辞的《_______》。
【答案】九歌·湘夫人
【解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第一句写出了微微的秋风,吹拂着眼前的万物。第二句写出了洞庭湖水泛起了波浪,周围的树木纷纷坠下了落叶。
9. 曹丕的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答案】《典论·论文》
【解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专论。“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祯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10.1902年梁启超的一文_______将小说提高至新国新民的高度。
【答案】《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解析】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并响亮地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它把原处于社会文学结构边缘的小说推到中心地位,把原只流行于俗的小说变成知识层自觉运用来进行觉世新民、疗救社会的利器。
11.玉茗堂四梦是_______。
【答案】《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解析】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官场现形戏或政治问题戏。
12.归有光《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项脊轩志
【解析】《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相关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1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
【答案】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出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全诗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4.汪中的《_____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答案】哀盐船文
【解析】汪中的骄文内容上取材现实,情感卜吐自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风格遒丽富艳,渊雅醇茂,而且用典属对精当妥帖,被视为清代骄文复兴的代表。《哀盐船文》是其骄文中的绝作,写一征盐船失火,毁船百馀艘、死伤千人的事件。
15.所谓_______,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答案】边塞诗
【解析】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源远流长,但其繁荣却在唐代,以盛唐为最。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包括王之涣、王昌龄、崔颢、李欣等诗人。
二、简答题
16.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变化: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人学、玄学、史学并立,这是重要的标志。同时,这一时期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篇》中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的说明; “……至如文者,惟须绮毅纷披,宫微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他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是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己接近人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2)对文学各种体裁有了细致区分,井对各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卜溯至《汉书·艺文志》,而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王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