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之国际贸易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英文简写GAH ,中文简称关贸总协定,是由美国等23个国家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并从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一项多边国际条约。总协定确定的目标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逐步降低关税并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提高各国的生活水平,保证实现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物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2. 罗勃津斯基定理

【答案】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与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关。如果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増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増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使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减少,总贸易量上升。

3. 保护就业论

【答案】保护就业论是贸易保护理论的一种,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该理论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和工会领袖就归罪于来自外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纷纷主张以限制进口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保护就业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解释。从微观上说,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工人就业也就增加。从宏观上说,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4. 劳动充裕

【答案】劳动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或者土地/劳动即人均土地来衡量。比如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美国就是资本充裕国,中国为劳动充裕国。但如果中国与柬埔寨相比,中国就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因此在判断一个国家是什么要素充裕的国家时,必须有一个参照国进行比较。

5. 国家安全

【答案】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广义的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隐蔽战线等方面,狭义的国家安全仅指隐蔽战线安全。

6.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

【答案】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对

;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劳动力不同质(劳动效率学说)存在人力资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稀缺;要素密集度逆转。

7. 移民

【答案】移民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本国劳动力到别国定居,并最终成为该国居民。移民本身的利益将增加,但它给劳动力输入国和输出国带来的福利变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劳动力输入国净福利增加,厂商获利,劳动者受损;劳动力输出国净福利降低,厂商受损,劳动者获利。但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移民能使世界福利总水平提高。

8. 国民待遇

【答案】

国民待遇它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成员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条约中采用国民待遇条款,是为了在对方市场上取得与该国法人、自然人同等的地位和条件,以利于进行竞争,扩大贸易。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国民待遇必须对等,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经济主权,并只应限于一定范围。

二、思考题

9. 中国各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极不均衡,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的外资非常有限。请针对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引资政策提出建议。

【答案】针对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引资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以经济发展潜力吸引外资,以外资带动经济发展

①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其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具有丰富的农牧业产品和矿产资源的优势。

②利用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以及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优势,努力发展银行、保险、电讯、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增加内陆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和政策倾斜

①适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开放服务行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 推动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健全和完善引进外资的规章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a. 加大对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保证政策公开化、透明化,保持同一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性以及不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协调性;

b. 制订实施西部地区开发法,以法律来维护公平的投资环境,保护外商权益,实行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

c. 加快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的培育,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大力发展;

d.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行业壁垒,消除市场障碍,树立起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

e.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创设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③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行特殊优惠,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

(3)加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体系,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创造条件

①鼓励外资向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投资。采取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发展交通运输、水电、建筑等基础设施行业,对某些效益好的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可采取在国外发行股票或债券方式筹集外资等具体方式。

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超前发展,使教育为外商投资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10.假设A 、B 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 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 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 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答案】(1)由于B 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 国(80/100>100/160), 所以B 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3>1), 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