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826传播学理论之《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潘恩
【答案】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 , 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论家,激进派作家,革命宣传鼓动家。1776年1月发表政论小册子《常识》,呼吁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后与保皇分子神学院院长展开论战写就《林中居民的信札》,猛烈抨击英国政府的暴政,坚决主张独立,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在革命危急关头,他发表13篇《危机》鼓舞士气,由此成为美国报刊史卜有名的政论文章。托马斯. 潘恩用自己的头脑、笔杆和勇气,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2. 德新社
【答案】德新社是德国主要的通讯社,几乎所有德国的媒介都订购它的新闻稿,有1/5的德国日报完全从该社获取意义重大的新闻。为防止德新社的新闻垄断,该社成立时规定,不允许任何团体占有1.5%的原始股; 持股者中必须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世界观的代表; 禁止国家购买公司的股票。该社基础新闻每天发稿6万字词,地方新闻8万字词,在世界上有订户700家,职工700人,其中编辑300人,另外,世界各地有大约1000名自由撰稿人为其服务,年营业额约6000万马克。
3.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4. “掏粪运动”
【答案】“掏粪运动”是指20世纪初新闻界中以杂志为主体掀起的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写揭露新闻的记者的比喻。“掏粪运动”中的著名人物是美国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他对食品加工业的曝光是该运动中的经典之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近,民众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欧洲战场上,“掏粪运动”逐渐衰落。尽管有些文章带有煽情主义和谩骂倾向,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方面起的巨大作用向人们展示了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