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981经济学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案】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称为PDI )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其中,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
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3. 开放经济
【答案】开放经济是指开放的商品市场和开放的资本市场,存在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流动。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引入了进口和出口,以及净出口(贸易余额)的概念。对于国际的资本流动,引人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以及资本净流出(国外净投资)的概念。而连接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关系的正是贸易余额和资本净流出这对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
与开放经济相对应的是封闭经济。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没有包括净出口,所以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支出。但在开放经济中,除非净出口为零,否则国内产出不等于国内支出。当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正值,对国外有物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当国内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负值,这时对国外物品和劳务有净进口。
e 。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
二、简答题
4. 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 哪种方式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 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其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X 的税收,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其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X 。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当β>0.5时,
时政策(2)效果最小; 当β=0.5时,,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 当β<0.5时,,此时政策(2)和(3)效果一样。 ,此,,
5. 在生命周期假设中,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一直到退休时都是下降的,(1)为什么? 有关消费的什么假设导致了这个结果? (2)在退休以后,这个比率如何变化?
【答案】(1)根据生命周期假设,消费者每年消
费
。至T 年
储蓄比率为
致的。
(2)在退休以后,消费者每年消费还
是
,
其中,而积累的储蓄
为,
则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为时,积累的储蓄, 则退休前每年储蓄
为,则消费对积累的,显然,随着T 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C 月花砚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消费者将其工作收入均匀地用于其一生的消费”即平稳消费这一假设导
,显然,随着T 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也逐渐增大。
上述(1)、(2)中的积累的储蓄和消费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在退休前,由于每年的工作收入大于消费, 所以每年获得一个正的储蓄,如图中左边的阴影部分所示。随着时间T 的增加,消费
者积累的储蓄会增加, 如图中OA 段所示。退休后,由于消费者失去固定的工作收入,但每年仍有消费,所以每年的储蓄为负, 如图中右边的阴影部分所示。随着时间T 的增加,消费者积累的储蓄会减少,如图中的 AB 段所示。
图 生命周期假说
三、论述题
6. 试阐述理性顶期学派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及政策主张,并评价其经济思想对我国宏观调控有何启发?
【答案】(1)理性预期学派思想的核心便是人们对未来预期的绝对理性,其基本观点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作出预期,这样,他们决策是有根据的,对经济变量作出的预期在长期中而言是最准确的、最切合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该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
①界定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并应用于建立宏观经济模型。
②利用附加预期的劳动供给曲线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③货币的非预料到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但同时也形成经济周期。
④从微观经济基础上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有效性。
⑤利用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否定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2)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①主张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
,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理性
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卢卡斯认为,政府干顶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②主张政府制定并公布长期不变的原则,形成公众的稳定预期,同时政府还是要管理货币储备、政府开支、总的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率等,使之稳定在‘定水平上。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划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日标。通过果断的政策措施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