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稳定且高质量的师资是保证。随着我国接受硕博士教育人数的增加,社会总体范围内愿意在高校执教人群的数量与质量是可以保证的。那么民办师资的“稳定”就成了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保证师资稳定,教师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必不可少。因此,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保证师资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这成为发展民办高校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论文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
首先,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着重指出论文研究对象为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并阐述了形成该论文的理论基础,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兴趣理论等;
其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以陕西H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从教师个人和学院管理两个方面,展现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再次,根据陕西H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规划方向不明确、规划质量不高等,并从教师个人、民办高校、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展开,配以详细的访谈记录,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笔者针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相关的民办教育政策法规,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