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827旅游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国内旅游
【答案】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根据旅游者是否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停留过夜,将国内旅游活动进一步划分为过夜的旅游活动和不过夜的国内一日游。国内旅游优于出国旅游的方面主要有:
(1)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于出国旅游
①国内旅游活动的旅行距离一般相对较短,因而旅途所需时间较少;
②旅游费用较低;
③基本不存在文化和语言障碍;
④不涉及办理繁杂的旅行手续等。
(2)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领先于出境旅游需求,面向国内需求市场的国内旅游业务也相对比较容易发展。
2.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
【答案】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对该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开展调查和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该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3)分析该项口开发和经营方面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3. 旅游上层设施
【答案】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兴建这些服务接待设施的初衷就是为了用于接待来访旅游者。如果没有外来旅游者,这些设施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4. 可支配收入
【答案】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不包括借贷收入)。(以前的)生活费收入指调查户实际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一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帐补贴一个人所得税。
二、简述题
5. 在干预旅游发展方面,政府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答案】政府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的常用手段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管理或影响旅游需求,另一类用于管理或影响旅游供给。
(1)需求管理
在影响和控制旅游需求方面,目的地政府常用的手段主要包括:
①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促销与宣传。目的地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通过控制对外促销宣传的力度,去刺激或抑制来访旅游需求;
②控制游客进入量。这一手段既可应用于抑制来访游客的数量,也可用于对己经到访的游客进行分流;
③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④通过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行使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基于国际经验,旅游目的地政府在控制和影响旅游供给方面的常用手段主要包括:
①控制土地的用途。这是目的地政府用于控制旅游供给的最基本的方法;
②行使建筑物管制。这一手段经常用以配合用地控制;
③市场管制。目的地政府可通过立法手段对旅游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管制和规范;
④实行特别征税。有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征收旅游税影响和控制旅游供给;
⑤实行投资鼓励政策。为了鼓励发展旅游业,很多目的地政府都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者实行这样或那样的鼓励政策。
三、论述题
6. 政府和民间企业在旅游开发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民间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都有其重要的扮演角色。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所采取的“政府卞导、企业运作”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一认识的反映。
(1)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职能
①引导或指导; 对于某此新型项目,政府有必要直接组织率先开发,以便通过这此项目的“示范”或“引导”作用,鼓励和带动私营部门作普及性开发。
②补充,即对民间企业无力去做或者不愿去做的开发工作进行补充。对于某些对于实现该地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公益性开发项目,政府有义务直接承担。
(2)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民间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商业性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经营,其中包括提出项目开发设想、执行项目开发,提供开发资金并承担财务风险,以及项目开发之后的经营与管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就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出点子是民间企业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
7. 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 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
【答案】1963年联合国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了一次由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简称罗马会议)。此次会议基于旅游统计工作的考虑,对入境来访的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范围作了新的规范。
(1)罗马会议提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入境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在旅游统计中,“游客”下分为两类:
①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停留过夜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旅游者”这一术语。 ②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未作停留过夜,而是当日离去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一日游游客”这一术语。
(2)罗马会议对游客定义所作的具体解释和规定
①游客是指除丁移民和就业的目的以外,基于任何其他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其访问目的可属下列之一: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 事务(包括商务、家庭事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等)。
②旅游者是指到某一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停留24小时的游客。
③一日游游客是指到某一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其中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游船乘客)。
(3)罗马会议针对游客定义的基本特点
①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入境来访人员统一称之为“游客”。
②以是否在到访国家停留过夜为区分标准,将来访游客进一步细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作过夜停留的“一日游游客’夕。这意味着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进行统计。
③根据入境来访者的惯常居住地,而不是根据其所属的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④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界定入境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