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免疫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2. zinc finger。
【答案】Zincfinger (锌指结构)最早发现于转录因子TF^IA,为5SrRNA 基因转录所必需,是反式作用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基序结构,含一至多个重复单位。每一锌指单位约有30个氨基酸残基,
形成一个反向平行
基和
螺旋上两个组氨酸残基与
中,两个发夹,
随后是一个螺旋,由片层上两个半胱氨酸残螺旋上的氨基酸构成四面体配位结构。另一种类型是在其DNA 结合结构域锌簇,每个锌离子与四个半胱氨酸残基构成四面体结构。其中,
残基参与识别不同的DNA 。
3.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
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
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都变小,
但
4. 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 ACP)。
性,在脂酸合成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5. DNA 损伤(DNAdamage )。
【答案】DNA 损伤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上的任何化学改变。
6. 最适温度。
【答案】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
当
第 2 页,共 32 页 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
变小,但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比值不变。 【答案】酰基载体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为脂酸合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但不具催化活时的环境温度,高于和低于此温
度,酶促反应速度减小。
7.
(年)内含子
【答案】
内含子是指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
中的区域。 列。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
外显子的
8. 稀有密码子(rare codon)。
用频率比较低的密码 子。
【答案】稀有密码子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
二、问答题
9. 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温度,其温度高低与幅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生物膜的相变温度是指生物膜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时的温度。相变温度本身取决于膜脂的组成,组成膜脂的酯酰链越短或者是不饱和程度高,其相变温度越低。此外,头部基团的极性对膜的相变温度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ethanolamine 头部基团比choline 头部基团具有更高的相变温度。
膜脂的基本组份是磷脂,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膜质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只由一层磷脂组成的双层分子显示急剧地、特有地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地相变。凝胶态的磷脂膜较液晶态的厚,因为在低温下,磷脂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尾巴”会变硬。这种凝胶态的膜流动性很小,仅有较少侧向扩散。相变温度决定于磷脂头部基团的性质和脂酰链的长度以及不饱和程度,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各种膜脂由于组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另外,胆固醇含量、鞘磷脂的含量等影响膜的流动性的因素对膜的相变温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0.如果丙氨酸的甲基碳被标记,那么通过糖异生作用,葡萄糖的哪个碳原子将被标记?
【答案】葡萄糖的C1和C6位将被标记。
11.试述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意义。
【答案】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对于细胞生长发育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及时清除反常蛋白质;(2)对短寿命蛋白的含量进行精确、快速的调控;(3)维持体内氨基酸代谢库;(4)是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5)蛋白质前体的裂解加工。
12.试计算苹果酸彻底氧化成C02和H20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
(1
)
(2
)
(3
)
(4
)乙酰
第 3 页,共 32 页 和需依次进行下述反应: ^
总共可得到5分子NADH 和1
分子经由氧化磷酸化可生成14个A TP , 加上底物水平磷酸化得到的1个GTP ,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和总共能产生15个A TP 。
13.当胞浆中脂肪酸合成量盛时,线粒体中脂肪酸氧化就会停止,为什么?
【答案】
主要是因为脂肪酸合成产生出的丙二酸单酰
用,
这样长链的脂酰
的含量就会很多,
脂酰被阻断在胞浆中,所以可以抑制肉碱脂肪酰转移酶的作氧化就不能进行。
和活就不能转入到线粒体中。当脂肪酸的合成旺盛时,
胞浆中的丙二酸卓酰脂肪酸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协同受到调控的。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调控主要是由线粒体控制脂肪酸进入粒体内。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溶胶中,在硫激酶的催化下先被乙酰化,
形成脂酰,脂酰
进入线粒体的调节是以脂酰
的抑制。
就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就可以从线粒体
不能进入线粒体为依据,即它必须先转化为脂酰肉碱,才可以穿越线粒体的内膜,这个反应是在肉碱脂酰转移的催化下完成的,
而肉碱脂酰转移
强烈地受到丙二酸单酰而丙二酸单酰样当胞浆中脂肪酸合成旺盛时,
丙二酸单酰为脂肪酸合成产生的第一个中间体,在脂肪酸合成中担着重要的角色,这
内膜的运送系统上关闭脂肪酸的氧化,如此。可以防止耗能性的无效循环。
14.dUTPase 或DNA 连接酶活性有缺陷能够刺激重组的发生。为什么?
【答案】DNA 重组首先需要DNA 链发生断裂。如细胞内的dUTPase 活性有缺陷,则细胞内的dUTP 的浓度就比较高,在DNA 进行复制的时候,dUTP 代替dTTP 参入到子链中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而细胞内碱基切除修复系统会识别错误参入的尿苷酸,在切除修复的时候,需要将DNA 链切开。显然dUTP 参入的机会越大,DNA 链 断裂的机会就越大,因而重组的可能性就提高。如果DNA 连接酶活性有缺陷,同样会使DNA 链断裂的机会提 高,所以同样能够刺激重组的发生。
15.什么是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答案】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生物膜结构是细胞结构的基本形式。生物膜包括细胞的外周膜和细胞内各个细胞器的膜结构组成的内膜系统。
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主要是磷脂)和糖类组成,还有水、金属离子等。生物膜通常呈脂双层结构,膜蛋白镶嵌、覆盖或贯穿其中;糖基附着在表面,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少量与膜脂结合。生物膜中分子之间主要作用力是静电力、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
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特征有:生物膜的主要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布不均匀;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既包括膜脂,也包括膜蛋白的运动状态。
生物膜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有: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号识别与传递;神经传导和代谢调控等。
第 4 页,共 32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