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884高分子材料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
【答案】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是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2. 向单体转移常数
的比值,即
3. 聚合物的无规降解
【答案】聚合物的无规降解是指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
4. 立构规整性聚合物
也称为有规聚合物。
5. 负H 转移的异构化聚合
【答案】负H 转移的异构化聚合是3-甲基-丁烯-1的阳离子聚合由1,2-聚合变为1,3-聚合是通过负H 离子转移(或正电荷的移位)而进行分子内重排的聚合。
6.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
【答案】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
速率常的比值:
7. 引发效率
【答案】引发效率是指引发剂分解后,用来引发单体聚合的这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数。另一部分引发剂则因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而损耗。
8. 缩聚反应
【答案】缩聚反应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第 2 页,共 50 页 与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表征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的难易程度。 【答案】
向单体转移常数是链自由基向单体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
)的热降解。 【答案】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是大分子主链上结构单元上的取代基在空间有规排列的聚合物,是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反应的速率常数与链増长反应速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的难易程度。
二、选择题
9. 下面的引发剂可以用于烯类单体悬浮聚合的是( )。
A. 过硫酸钾
B.AIBN
C. 路易斯酸
D. 过硫酸钾
【答案】B
【解析】悬浮聚合需要油溶性引发剂。A 项过硫酸钾属于水溶性;C 项是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不属于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选用范围。
10.一般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聚合体系中主要存在:( )。
A. 只有单体
B. 单体+聚合物
C. 单体+二聚体+三聚体
D. 以上全部
【答案】B
【解析】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主要是单体与聚合物,也有少量的二聚体、三聚体。
11.下列单体能进行自由基和负离子聚合的是:( )。
A. 乙烯
B. 丙烯
C. 氯乙烯
D. 异丁烯
E. 丙烯酸
F.MMA
【答案】F
【解析】A 项,乙烯的结构对称,无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须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下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B 项,丙烯碳链上的一个甲基作用弱,不能形成稳定的阳离子活性中心和稳定的烯丙基自由基,只能配位聚合;C 项,氯乙烯中氯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但共轭效应却有供电子性,两者均较弱,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D 项,异丁烯上是1, 1-二取代的两个具有推电子效应的甲基,进行阳离子聚合;E 项,丙烯酸上的竣基为吸电子基团,但是吸电子作用较弱,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F 项,MMA 碳链上有一个推电子基,一个强吸电子基,而且是1, 1-二取代,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12.自由基本体聚合时,会出现凝胶效应,而离子聚合则不会,原因在于( )。
A. 链增长方式不同
第 3 页,共 50 页
B. 引发方式不同
C. 聚合温度不同
D. 终止方式不同
【答案】D
13.(多选)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 )聚合方法。
A. 熔融缩聚
B. 界面缩聚
C. 溶液缩聚
D. 固相缩聚
【答案】AB
14.—对单体共聚合的竞聚率
A. 聚合时间而变化
B. 聚合温度而变化
C. 单体的配比不同而变化
D. 单体的总浓度而变化
【答案】B
15.(多选)下列聚合物中合成橡胶用聚合物是( )。
A. 涤纶树脂
B. 聚丁二烯
C. 聚氨酯
D. 聚异戊二烯
【答案】BD
16.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氯乙烯聚合中以向单体的链转移为主;
B. 氯乙烯聚合中常采用引发剂调节聚合反应速度;
C. 氯乙烯聚合时,引发剂的半衰期较长时残留率较大;
D. 氯乙烯聚合中,采用时间调节聚氯乙烯的分子量。
【答案】D
【解析】聚氯乙烯的分子量主要决定于向单体转移,由聚合温度控制。
17.(多选)下列环状单体中,能开环聚合的是( )。
B. 二氧六环
第 4 页,共 50 页 的值将随(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