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812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共利益
【答案】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
(1)具有“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
(2)具有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
(3)具有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
(4)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2. 战略管理
【答案】战略管理可以理解为管理者有意识地选择政策、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的艺术或科学。战略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战略管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设立愿景,规划蓝图。
(2)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关注全局而非局部,关注长远的利益而非当前的利益。
(3)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以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的一个基本的宗旨便是利用外部机会和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
(4)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战略管理即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又关注经验、判断、感觉和直觉对于制定政策的作用。
(5)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由于组织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组织应该持续不断地关注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以便作出必要的调整。
(6)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主要表现为:向前看,寻找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新方式,从他人的或外在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
3.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
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4. 政策调整
【答案】政策调整是指依据政策评价的结果,对实施中的现行政策采取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有:
(1)政策补充。在被认为继续可行的政策中,增加新的内容,拓展政策的规范空间,以适应内外政策因素变化的需要。
(2)政策修正。改正政策中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内容,同时还依据新的政策环境,修订已经过时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与保证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3)政策终止。取消失误的政策,重新制定新政策。
5. 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费用效果分析法,是规划与采购工程系统或设备的一种方法。它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在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被称为“政策运行成本”,它既包括直接的实际耗费,也包含间接的财富损失。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政策评价时,可借助于成本效用曲线,以成本为自变量,用x 表示,以效益为因变量,用y 表示,即横轴表示成本,纵轴表示效益。
6.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生产者对产品的质量所掌握的信息一般要远远超过购买者。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必然要试图利用其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这种谋取利益的活动又往往会降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7. 正式议程
【答案】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己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较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较为具体和集中。
8. 第三类错误
【答案】第三类错误由政策学家拉伊法(Raiffa )提出的。当认定政策问题时,所感受到的问题情境必须与元问题的性质相符合,所搜索到的元问题也必须符合实质问题,而当将实质问题转化为形式问题时,更必须维持一致的关系。如果这些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认定错误的现象,
换言之,后设问题不能反映问题情境,实质问题与兀问题是两回事,形式问题无法凸显实质问题的真相,这些现象都是犯了相当可怕的“第三类型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政策学家拉伊发认为,统计学家在从事假设检验的工作时容易犯第一与第二类错误,这种错误还不是很危险; 第三类错误乃是政策分析与规划过程中相当致命的错误,因此,一位好的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分析家,必须尽量避兔陷入此种错误。
二、简答题
9. 政策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政策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效能:效能是指某项政策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将实际达成者与原定的预期水准相比较,以犷解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或影响。效能所涉及的含义并非政策是否按原计划执行,而是政策执行后是否对环境产生期望的结果或影响。
(2)效率:效率是指政策产出与所使用成本间的关系,通常以每单位成本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或每单位产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为评估基础。效率可分成两大类:技术性效率与经济性效率。
(3)充分:充分是指政策目标达成后,消除问题的程度。虽然有的时候政策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消除整个问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政策执行后,目标常被缩小成一小部分或是对问题只能作部分的解决。政策并未能充分的解决问题或满足公众的需求。以充分为标准可衡量政策产生期望影响的程度。
(4)公正:公正是指政策执行后导致与该政策有关的社会上资源、利益及成本公正分配的程度。一项公正的政策乃是一项影响或努力公正合理分配的政策。某一项政策也许符合效能、效率、充分的评估标准,但因它造成或引起不公正的成本或利益分配,所以一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政策。
(5)回应性:回应性是指政策执行结果满足标的团体的需求、偏好或价值的程度。回应性标准十分重要,因为某一项政策也许符合其他所有的标准,但因未能回应受此政策影响的标的团体的需求,故仍可被评估为失败的政策。
(6)适当性:适当性是指政策目标的价值如何、对社会是否合适以及这些目标所根据的假设的妥当性如何。当其他的标准均以“目标”视为理所当然可加以接受时,只有适当的标准会问:是否这些目标就社会而言是恰当的? 如果政策目标不恰当,则即使政策执行结果达到效能性、效率性、充分性、公正性及回应性的标准要求,仍然被视为失败的政策,所以,适当性标准应优先于其他标准。
10.危机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答案】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饵危机。危机管理的重点有: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