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联合大学商务法律804管理学基础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技能; 概念技能
【答案】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它分为三类:
①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
②人际技能。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
③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最著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主要包括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食物、水、衣着、住所、睡眠等等。
(2)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免除各种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包括免受身体及情感伤害和保护职业、财产、食物及住所不受威胁的需要。
(3)归属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在感情和归宿方面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情感等方面予以肯定。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在工作卜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以实现自
己的抱负。这五种需要之间存在递进规律,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动。
马斯洛还将这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低级需要主要从外部使人满足,高级需要主要从内部使人满足。
4. 事务型领导者
【答案】事务型领导者又称为维持型领导者,是致力于维持现状的守业式的领导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秩序,使企业系统能高效、稳定的运行下去。事务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并且尽量考虑和满足下属的社会需要,通过协作活动提高下属的生产率水平。事务型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勤奋、谦和而且公正,以把事情理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引以为豪,并且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如计划、日程和预算,对组织有使命感,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5. 变革型领导者
【答案】“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起源于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Leadership 》。他将变革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他们激励和鼓舞下属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关注每一个下属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 他们帮助下属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从而改变了下属对问题的看法; 他们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下属为实现群体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
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前提是领导者必须明确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目标,下属必须接受领导的可信性。其主要特征为:①超越了交换的诱因,通过对员工的开发、智力激励、鼓励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②集中关注较为长期的目标,强调以发展的眼光,鼓励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并改变和调整整个组织系统,为实现预期日标创造良好的氛围。③引导员工不仅为了他人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简答题
6.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有哪此?
【答案】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确立的关系。环境不同,形成的组织结构也不同。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机械组织相对稳定,只适合于稳定的环境,不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指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有机组织相对灵活,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点:
(1)灵活性不同。机械组织带有官僚行政色彩,坚持统一指挥,有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受上级的严格控制和监督。而有机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根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2)工作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而在有机组织中,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3)职责范围不同。在机械组织中,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4)职权等级和程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很少。
(5)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而在有机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6)沟通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而在有机组织中,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
(7)协调和控制不同。在机械组织中,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 而在有机组织中,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
7. 简述损益控制、投资收益率控制、报告分析法、亲自观察法的基本内涵。
【答案】(1)损益控制,顾名思义是根据企业或企业中的独立核算部门的损益表,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企业的损益表中列出本期间内企业种类活动的收支状况及其利润。如果当期利润指标与预算利润水平发生偏差,则应分析使利润发生偏差的各个项目,以寻求原因,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
(2)投资报酬率控制是以某企业或企业内的某经营单位的投资报酬率来衡量该企业或单位的经营绩效。与损益控制相类似的是,‘自建立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不同之处在于损益控制着眼点在于当期利润总额,而投资报酬率控制把当期利润视为一项投资的收益。
(3)亲自观察法是管理人员不凭借其他于段而直接通过在现场观察业务执行情况,以了解第一手的资料井采取纠正措施。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它有着其他控制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管理人员亲自观察不仅具有监督和指导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激励功能。
(4)报告分析法是指利用第二手资料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衡量实际绩效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8. 怎样评估现有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如何从组织外部招聘合适的管理人员?
【答案】(1)对现有人员的考评应该从贡献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进行:
①在贡献考评中要注意应尽可能把管理人员的个人努力和部门的成就区别开来,即力求在所辖部门的贡献或问题中辨识出有多大比重应归因于主管人员的努力; 贡献考评既是对下属的考评,也是对上级的考评。贡献考评是考核和评价具体管理人员及其部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
②由于管理人员的能力要通过日常的具体工作来表现,而处理这些工作的技术与方法又很难与那些抽象描述管理者素质特征或能力水准的概念对上号。因此,能力考评中要注意切忌只给抽象概念打分。
③考评的程序为:a. 确定考评内容; b. 选择考评者; c. 分析考评结果,辨识误差; d. 传达考评结果; e. 根据考评结论,建立企业的人才档案。
(2)从组织外部招聘合适的管理人员时,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