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2公共经济学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人口、人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环境和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人口增长对农业的影响

a. 从资源方面来看,人口过多,人均资源量的进一步降低,使农业资源负担过重,削弱人均产出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b. 从环境方面来看,人口过多将增加资源利用强度,破坏生态系统,为满足人口群体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c. 从社会方面看,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严重,进而会加速人口的聚集和迁移,引起城市化质量下降、失业增加、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②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现代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因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自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及体力的存量。人力资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本积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

(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类社会自身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只顾及当代人的利益,还必须关注后代人发展的需要。自然资源支持着自身及人类的持续发展,其承载力预不着世界及各国人口的规模,也制约着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规模。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②公平性原则。

(3)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以及人们对之作用而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另一方面又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质和其他种种结果。环境问题有以下特性:

①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②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

③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指数式发展:

④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4)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

①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落后;

②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③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 试分析农业信息市场的主体及其作用。

【答案】(1)农业信息的使用者

用户信息使用水平决定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信息的供给主体。这个主体的数量、素质、能量、行为等会直接影响到信息产品的价值、价格判定、产品交易过程、产品使用后果等。商家和社会需要精心培育用户的信息需求。

(2)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农业信息生产者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3)具有多种角色的政府

在农业信息市场中,政府具有信息用户、信息生产者、信息中间商、调节者的角色。政府所收集和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别人无力收集或不愿收集的公益性信息。政府所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政府为农业信息的生产商提供相应的补贴。政府还承担着农业信息用户,特别是对农户的培训责任。

3. 你认为土地在农业的地位如何?

【答案】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作为生存空间,土地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 作为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的劳动只有同合并于土地的自然力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财富。因此,没有土地,人们就不可能生存和进行任何生产活动。

(1)农业是直接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植物生产对十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使用大面积的土地,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

(2)在农业中,土地不仅是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并且还以其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首先具有和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4. 你认为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加以完善?

【答案】(1)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产权障碍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乡村干部自我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到侵犯,某些乡村随意频繁调整农民的农地使用权,使得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感,在生产与投资上产生短期行为和掠夺经营现象。

②规模障碍

许多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动力己脱离农业而进入第三产业,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己经具备了条件。然而由于法制滞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良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稳定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还难以实现。

③产业与市场障碍

a. 农户在与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 农户在市场交换中,相互处于无序、过度竞争状态

④管理障碍

很多家庭内部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家长制,家庭生产经营决策一般山家长做出,在利益分配上排斥利己主义,推崇重义轻利的利他主义,常常实行按需分配。这样家庭经营的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管理水平,造成家庭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正确处理农地产权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a. 国家农业法和农村十地承包法已经就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依法进行家庭承包经营将会使这一最重要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b. 在具备了实行规模经营的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地的政策法规,通过农地的依法流转,促进本地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②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社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产业关联程度会越来越强,需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

③提高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应帮助农业专业大户和企业建立自己的账簿,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经营管理。完善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延续下来的关键因素。

5.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与特性有哪些?

【答案】(1)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①市场参加者可以对农业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为

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