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0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9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27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36

一、名词解释

1.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2.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3. 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4.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5. 助动词

【答案】助动词是指用在动词之前,起辅助动词作用,表示可能、必要或意志愿望的词,又称作能愿动词。表可能的有:能、能够、可能、会,表必要的有:要、应该、应当,表意愿的有:肯、敢、愿意等。

6.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7. 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8.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9.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10.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二、简答题

11.解释下列各段文字中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理由。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我们的孩子不会了解19世纪俄罗斯小说家契诃夫的沉痛的话:“我小时候就没有童年。”③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④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光辉的名字,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⑤《母与子》的作者一一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答案】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逗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并列的两组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表示下文是总括语。句号表示这个陈述句的停顿。

②我们的孩子不会了解19世纪俄罗斯小说家契诃夫的沉痛的话:“我小时候就没有童年。” 冒号表示下文是直接引语。引号表示引用的原话。句号表示陈述句后的停顿。(引用的话是个陈述句)

③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头一个逗号表示第一个分句后的停顿,破折号表不语意的转换,第二个逗号表不非主谓句后的停顿。叹号表不感叹句后的停顿。

④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光辉的名字,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顿号表示并列人名之间的停顿。第一个逗号表示主语后的停顿,因为这个主语内有很长的定语,需要停顿。第二个逗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句号表示整个陈述句后的停顿。

⑤《母与子》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书名号表示《母与子》是一本书,破折号表示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说明。间隔号表示音译的名和姓之间的分界。句号表示整个陈述句后的停顿。

12.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演变

①最早形成于先秦时代,称雅言;

②汉代称通语,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

③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决定称汉民族共同语为普通话,并确定了三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