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5岁,沈阳人,肥胖,BMI为36,2009年12月4日起发热,起病前5天曾去海南旅游,当地甲型H1N1流感流行,体温39℃,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后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右侧胸痛,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根据患者的主诉,应首先考虑以下哪个诊断可能性大() A.甲型H1N1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 SARS。 支原体。 衣原体。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证属() 元神败脱,神明散乱。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脾肾两亏,气血不足。
患儿,女,9岁,因上感后出现水肿,初为颜面,渐及全身,经泼尼松足量并间断应用呋塞米治疗,病情一度好转,2周前出现腰痛伴血尿,水肿加重,并出现腹水,近4天不能下地活动。血压120/80mmHg,尿蛋白(+++),潜血(+++),尿素氮10.8mmL/L,血胆固醇11.5mmoL/L,血浆白蛋白20g/L。根据目前病情,首选的治疗是() A.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大剂量呋塞米。 人血白蛋白。 抗生素。 抗凝疗法。
小儿,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甚或昏迷,舌淡嫩苔白腻,脉弦。其证候是() 水气上凌心肺。 水毒内闭。 风水相搏。 肺脾气虚。 脾肾两虚。
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样本大小时,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估计暴露率。 研究因素估计比值比。 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4个月婴儿,已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9天体温不降,仍有呕吐,前囟膨隆,并出现频繁抽搐,头颅CT见脑室稍扩大。对该并发症处理选用哪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