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权”
【答案】增权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却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将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或“倡导”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2. 标签理论
【答案】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违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3. 社会责任论
【答案】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虽然把残疾的责任完全归结于社会因素并不一定适当,但这一理论把人当作社会的人、认为社会负有改善人的生存条件的观点有益于人的健康发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4. 社会保障
【答案】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5. 倡导者
【答案】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的行为,并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使其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二、简答题
6. 简述“青少年”的涵义。
【答案】青少年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
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生理的急剧发展是青少年不同十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
(2)青少年是一个转折期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①从生理上,它是从萌芽发育为成人的过渡;
②从心理上,是从不成熟的自我向成熟的自我的过渡;
③从社会上,是从一个生理的人向一个社会的人的关键性过渡。
这一时期发生种种成长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3)青少年是一个关键期
正因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对人的影响则是全面的,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心理,而且会全面影响其一生,婚姻、家庭甚至下一代。青少年期发生的各种障碍,将直接导致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危机。
(4)青少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因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青少年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这是根植于时代文化基础上的亚文化,是一种极具特征,既有积极意义又包含不安定因素的文化,其明显的“反叛性”常常令成人社会产生烦恼和不安。
7. 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中国的健康体系由多种性质不同的医疗服务组成,这包括:自我保健和个人健康照顾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康复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等。这些不同的健康照顾服务组成健康照顾制度。
8. 简述人类行为特点。
【答案】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它有外显的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或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3)动态性。人类行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受人们自身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
(4)指向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而且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5)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9. 简述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原则。
【答案】以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就形成“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或称女性主义妇女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她们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2)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使妇女处于不利的境况;
(3)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视妇女问题为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果,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三、论述题
10.谈谈当今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答案】当今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业与非专业并存并举
目前中国内地的家庭工作专业与非专业并存并举的局面,表现在:
①工作者接受的专业训练背景不同。
经过社会工作、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为家庭提供服务时与服务对象建立的是平等关系,其遵循的准则是“案主自决”,其工作的目标是使案主最终走向自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工作者通常以行政的、教育的、指导的手法帮助求助者。
②专业的家庭服务机构会用专业的方法对机构进行管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服务机构工作价值观可能是行政性的,可能是纯商业性的,这一定会影响工作的效果。
(2)丰富多彩的社区家庭工作
内地家庭社会工作从广义上讲是涉及衣食住行、心理情感、健康医疗、法律等各方面的庞杂体系,服务于此领域的有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
①服务手法多样。
不同组织介入家庭工作的工作手法不一,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