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4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6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8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10

一、简答题

1.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产生在美国?

【答案】跨文化交际学产生在美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在相互交际中难免产生问题。在60年代,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各少数民族都强调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逐渐地在美国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民众团体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2)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每年大批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学者奔赴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接触,而美国每年又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和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对于大批留学生和移民的训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许多学者把美国学者Ed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2. 为什么在汉语的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

【答案】在汉语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的原因有:

(1)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在汉语中,见面语多是与当时情景相关的提问,这一习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当下有显著影响。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强调合作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形成宗法为基础的社会,重亲缘关系,自己的邻里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朋友间也往往接近于亲属关系,所以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对隐私的价值观不强,所以,在见面打招呼时,往往直接联系当时情景,以示关心,而没有探听他人隐私的考虑。

(2)表示关心。在打招呼时常常问对方在干什么,例如:“上学去?”“回家了?”“做饭呢?”。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语拉近双方关系,对对方表示关心,也是一种礼貌,认为越与交际有关,越亲近。

(3)这种问候方式也因人而异,同时随社会发展变化。对待熟人常采取这种方式。对待陌生人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用这一的见面语。文化程度高的人,注重对自己的保护,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用这种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保护,这种方式也在很多情况下被其他方式取代。

3. 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什么?你有所了解吗?你对于这些问题作何解释?

【答案】(1)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要靠关系网。

(2)在亚洲各国经商或者办企业,社会联系更加重要。一位在亚洲经商多年富有经验的澳大利亚商人总结他的经验说,“重要的不是你的专业知识,而是你认识谁。”

(3)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①在我国“关系”之重要人人皆知,西方人也深知在中国经办公司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关系网。来中国的人可以一个汉字不识,但却知道这个词,在中国做生意的要“先搞关系,后谈生意”。

②中国人的头脑里有一本账,他清楚地知道他欠谁的账,谁又欠他的账,两边的账不必正好相抵,重要的是这种关系要处于一种动态,今天我帮了你的忙,以后你帮我的忙。

③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会把这种交往看作一种负担,他们不习惯于欠这种人情账。但是,在中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在中国谁认识的人多,谁的关系网广泛,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出了问题有了麻烦就要找能和有关部门“说得上话”的人。搞好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通常是请客送礼,宴请的规格越高越说明对方重要,礼品越贵越稀奇越受到欢迎。

4. 跨文化交际学主要和哪些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

【答案】跨文化交际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它的理论与材料来之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1)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贡献极为突出

在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建立之前,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等都己经做了很多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跨文化交际学建立的过程中,文化人类学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无声的语言》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在具体的文化差异方面,跨文化交际学取之于人类学的则更多。

(2)心理学领域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对跨文化交际学作出重要的贡献

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出版了一些著作,《跨文化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

(3)传播学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基地

跨文化交际学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传播学者的努力。他们是举办会议出版刊物的主力。他们用传播学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从事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他们定期召开会议,围绕一定议题展开讨论,在会议之后出版论文集,目前已经出版了多集。

(4)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相关学者提出在学习外语的同时,需要注意目的语的文化,Lado 提出在比较不同文化时应采取的理论和方法。

一、简答题

1. 在语用规则方面你能否举例说明英语与汉语的某些差异?

【答案】英语与汉语在称谓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有些是英美人不能接受,甚至引起反感的。例如:

在一项对于英语国家在华任教的教师的调査中发现,有的中国学生用姓作为对于一位女教师的称谓。她的全名是Marcia Vale ,学生理应称她为DrV ale 或Marcia ,但有的学生直呼她的姓,叫她V ale ,这引起了这位英国教师极大的不快。在汉语中“老张”、“小李”、“司徒”、“欧阳”作为称谓都是可接受的,但是在英语国家用姓作称谓只限于很少的几种情况,例如,在小学里教师对于学生,教练对于球员,监狱看守对于因犯等。难怪英国教师对于学生的称呼如此反感。

2. 为什么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答案】(1)同意。

(2)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

研究跨文化交际主要是研究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等课题。贯穿这些课题的主线就是文化,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而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研究跨文化交际就必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文化既包容历史又反映现实;既包括实物,更包含制度与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稳定性,又有它的能动性;既有涵盖一个群体的特点,又包含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

3. “牛”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与bull 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有何异同?

【答案】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与文化之间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一种情况是AB 两种语言中的词汇概念意义相同,但它们的内涵意义不同。有时A 语言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B 语言,有时两种语言的内涵意义截然相反。

(1)“牛”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与bull 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的同

bull 与汉语文化中的“牛”就属于这种情况。英语中与“牛”相对应的词有bull , cow , calf 和ox 等,这些“牛”与汉语文化中的“牛”有着相同的含义,也存在不同的语义。

(2)“牛”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与bull 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的异

①汉语中的“牛”

a. 中国的牛文化,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传说,战神蚩尤和神农均为牛首人身,又传大禹治水时还受一头神牛相助。因此,“牛”在古代总是与仙人、神灵有关。

b. “牛”在农耕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民族对“牛”十分崇尚。因此,与英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