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激励(Motivation )

【答案】(1)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2)激励理论

①早期的激励理论包括:A. 需要层次理论; B.X 理论和Y 理论; C. 激励一保健理论。

②当代的激励理论有:A. 二种需要理论; B. 目标设定理论; C. 强化理论; D. 公平理论; E. 期望理论。

(3)激励员工的内容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内容包括: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②运用目标; 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④个别化奖励; ⑤奖励与绩效挂钩; 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2. 管理权变观点

【答案】管理权变观点是由卢萨斯和司徒华在197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该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该理论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观点:

(1)过去的管理理论(可分为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由于没有把管理和环境妥善联系起来,其管理观念和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上联系不大,都不能使管理有效地进行,而权变理论主张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2)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3)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的核心内容。

3.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1)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日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

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2)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

①该技术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井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

②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③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④便于组织与控制;

⑤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

4. 组织的具体环境

【答案】组织的具体环境又称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与具体领域有关的任务环境,它直接影响着组织活动。通常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商、用户及供应商等要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竞争者。包括基本情况,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其发展动向。

(2)潜在竞争对手。新进入者会促使市场竞争加剧,在位者只有对行业进入难易程度充分了解后,才能做出反击,应对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加剧的局面。

(3)替代品生产厂商。有些产品可以替代企业提供的产品,甚至对企业的经营构成威胁。

(4)用户。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供应商。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直接影响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原材料的价格决定着产品成本以及企业利润。

5.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6.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包括超个体的独立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

二、简答题

7. 用哪些指标可以描述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三种特性来描述。具体内容如下:

(1)复杂性是指每一个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层级、管理幅度以及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关系所存在着的巨大差别性。分工越细、组织层级越多、管理幅度越大,组织的复杂性就越高; 组织的人员部门越多、分布越散,人员与事物之间的协调也就越难。

(2)规范性是指组织需要靠制定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性地引导员工的行为。规范的内容既包括了以文字形式表述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各项指令,也包括了以非文字形式表达的组织文化、管理伦理以及行为准则等。组织中的规章条例越多,组织结构也就越正式化。

(3)集权性是指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级中分布与集中的程度。当组织的权力高度集中在上层,问题要山下至上反映,并最终要山最高层决策时,组织的集权化程度就较高; 反之,一些组织授予下层人员更多决策权力时,组织的集权化程度较低,这种授权方式被称为分权。

8. 指出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案】根据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不同,组织可分为锥型式和扁平式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别表现为:

(1)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点①由于需要由每个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因此可以对下属直接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指导,促进下属管理素质与能力的改进,而且接受到的信息相对明确,识别、处理以及利用有限信息的质量也比较高。

②锥型的组织结构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每个层次上的每个机构和岗位之间分工精细、权责明确。

③主管与下属沟通方便,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2)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

①反映基层活动情况的相关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层次才能传递到组织的高层,经过的中间环节多,传递的速度慢,传递的过程可能会因某些层级的过滤、加工而失真。

②由于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虽可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的指导,但也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安排过细、指挥过多、控制过死,遏制了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

③锥型式的组织结构增加了过多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费用的提高。

9. 为什么说在组织中,个体间沟通构成组织沟通最基本的内容?

【答案】在组织中,个体间沟通构成组织沟通最基本的内容。在一般意义上,组织中的个体间沟通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成员间相互传递相关信息以促成行为与目标相互协调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其原因如下:

(1)每个企业都由数人、数十人、数百人甚至成千上万人组成,企业每天的活动也由许许多多的具体工作所构成。由于个体的地位、利益和能力的不同,他们对企业目标的理解、所感受的信息也不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意见,统一思想认识,自觉地协调各个体的工作活动,以保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