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法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法规与行政法

【答案】(1)行政法规是指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依照宪法规定的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调整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两方面的社会关系,其法律地位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它调整范围广,数量多,在国家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2)行政法是调整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其目的是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行政法规中关于行政管理的那部分规范是行政法的渊源。

(4)行政法规是法的渊源范畴,行政法是部门法范畴。

2. 要式行为

【答案】要式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就是法定要式行为。①要式行为须有约定或法律规定。要式行为在于强调法律行为的郑重性,一方面为表彰和强化行为的效力,另一方面也是以利于滋生纠纷时便于对事实的证明。②要式行为的效力:要式行为如未完成特定形式,该行为不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3. 法律后果

【答案】对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结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根据法律规则对假定条件下的行为模式的态度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可分为两种:①肯定性的法律后果,又称合法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是法律发挥其对人的行为的激励功能手段。②否定式的法律后果,又称违法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是法律发挥其对人的行为的惩罚功能的手段。

4. 行政解释

【答案】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解释。它有两种情况:①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小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实践中一般体现在他们所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细则中。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这种解

释仅在所辖地区内发生效力。

5. 演绎推理

【答案】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特殊行为的推理。这是最简单的推理形式。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因此,司法活动中的形式推理一般被认为主要是演绎推理,即著名的三段论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小前提是经过认定的案件事实; 结论体现在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个别行为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即判决或裁定。

6. 法的目的价值

【答案】法的目的价值,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哪些价值的实现,如安全、秩序、自由、平等、公正等。这些价值从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基本价值,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价值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实现。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被称之为法的“目的价值”。

7. 法的强制作用

【答案】法的强制作用在于制裁违法行为,它是其他作用的重要保障。通过制裁可以加强法的权威性,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制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刑法中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民法中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原物、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训诫、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产和非法所得、罚款; 经济法中的停止供应原材料、停产整顿、停止贷款; 行政法中的警告、罚款、拘留、没收、停止营业等; 宪法中的对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弹勃、罢兔等。

8. 法律义务

【答案】法律义务是指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义务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具体地讲:①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义务,是由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 ②任何法律上的义务都是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统治阶级)或集团(统治集团)的意志的体现; ③义务具有明确的界限; ④义务归根结底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⑤义务是受动的,不能自动放弃,更不能拒绝履行。

二、简答题

9. 法对科学技术有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法对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

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组织管理,对科技成果的转让与推广,对科技合作的促进和保障,以及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的抵制和防范等各个方面。

(2)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①法律确认科技发展在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的优先

地位,己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②通过法律手段确定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是否成功,不仅依赖于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发展的投资,还需要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和国际竞争需要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结构保持合理的发展比例。

③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协调和管理科技活动。

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a. 在科技组织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从事科技管理与开发的科技组织具有法人地位,确定科技组织的设立、审批和管理程序,规定科技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b. 在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制度、学位制度、科技人员流动制度、科技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c. 在科技奖励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了对科学发明、发现、科技进步、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的奖励制度,确定了奖励的等级、评审的程序。

d. 在科技发展计划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计划的编制、审批的程序,规定了科技计划实施的监督制度。

e. 在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经费的管理体制、科学基金的管理办法及申请和评审制度。

f. 在科技情报与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法律规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管理体系、科技情报工作的机构、情报信息工作职责、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保密制度。

(3)法对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的保证及促进作用

①法律确定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和管理制度,规定了科技成果的鉴定范围。即哪些成果必须通过谁进行鉴定,鉴定的形式和程序,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报送制度、交流和推广应用制度。

②法律确定了著作权制度

规定了对科技文字作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等人类智力成果权的法律保护措施,确定了著作权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一一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并规定了对小同种类的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③法律规定了专利制度

国家专利机关依法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以某种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规定了专利权的不同种类一一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规定了专利申请、审批、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内容。

④法律规定了技术合作与技术市场的管理制度

a. 技术合同是关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方面内容的协议,把签订合同各方的关系以权利与义务的形式确定下来。

b. 技术市场制度是适应技术成果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另一项促进技术成果交流与推广的制度,包括技术市场的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合同管理、交易会管理、财务及税务管理等一系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