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0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0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8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5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答案】(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①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
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①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的改造和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且农业还是工业品的市场。
②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2. 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1)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二战以后,农业经济学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_战以后,国际国内市场、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都结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种与农业经济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都被纳入了农业经济的研究范围。
3. 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
【答案】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做到:
(1)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最重要环节,是分析、处理以及快速传播各类信息的必备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①硬件建设首先要加快各种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同时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力争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入户问题”;
②软件建设是指建立内容全面的农业信息Web 数据库。
(2)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①服务主体社会化
要确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元参与”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构建模式。在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农业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实体进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吸引外资、民间资本以及各类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的社会化进程。
②服务内容多元化
信息经济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因此拓宽农业信息服务范围,为农业提供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多元化的信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更容易走向商业化。
③服务载体多样化
发展新兴的网络信息服务载体、重视传统的信息服务载体,要利用好现有的广播电视网、乡村黑板报、各类农业报刊等信息服务载体,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农业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3)完善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
①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
各级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要退出微观走向宏观,并在宏观领域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目标、方针,组织落实信息服务任务,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使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②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
农业信息服务涉及内容广,实施起来综合交叉性强,因而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参与和支持,政府要发挥协调职能,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信息服务的合力。
③发挥政府的人员培训职能
农业信息化人员培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 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
b. 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干部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
c. 对农民的培训。
④发挥政府创造良好环境的职能
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一定的政策法规环境。其作用是抑制信息垄断、信息
封锁,保护知识产权,实现规范服务和管理,以及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坑农、骗农的假信息,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4.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费用、交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交易费用是指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排等费用。
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市场交易费用的推力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阻力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
“市场失灵”一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时,小确定性越高,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高,企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推力也就越大。
“企业失灵”一一由于经营者能力有限,很难把所有的复杂活动都放在同一企业内部进行,或者由于管理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组织成本过高,导致企业运作的低效率。
市场失灵时促使人们通过建立企业来降低交易费用,而企业失灵时则促使人们通过市场交易来降低经营成本。
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的形成的条件是组织费用低于交易费用。合同制的组织形式的形成条件是合同制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足以促使它的运行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
(2)农产品交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指人类的行为常处于合理欲望和有限制的条件之间,人们在收集、储存和加工处理更为准确地达到目的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方面,其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当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或复杂的环境相结合时,就会使交易费用大大增加。农业龙头企业的理性会高于农户,但也是有限的。
通过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减少农户有限理性的约束,但由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经营失败也会株连到农户。
②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一方面是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加以筛选和扭曲,如说谎、欺骗等; 另一方面是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
机会主义是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的,由十人的理性有限,他不可能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
市场经济当中机会主义的盛行使农户和企业都有通过合同或一体化等组织形式来减少或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愿望。
③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主要有场地专用性、物质专用型、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项资产。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一旦形成便很难转作他用。资产专用性越强,交易双方维持交易的持续性愿望也就越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