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811专业基础课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答案】作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

(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 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2)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成长起来的优秀群体,对青年学生而言,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实现价值。

(3)大学生要肩负时代众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用“中国梦”丰富自己的价值愿景; 用爱国主义情怀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本领,只有这样,当自己毕业走入社会后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案】肩负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大学生,应当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十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勇于献身、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 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答案】(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④同仇敌汽,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汽,奋起反抗。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将其赋予鲜活的时代内容,即在新时期,要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结合起来,要将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要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大学生而言,好好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

4.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贡和光荣义务。

②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③要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④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维护祖国统一

①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②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4)增强国防观念

①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她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②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卞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