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2102普通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尚血压。

【答案】高血压是指人体血压超过

2. 环境。

【答案】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 淋巴。

【答案】淋巴又称淋巴液,是指进入淋巴管的组织液。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5.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CAM 途径)和CAM 植物。

【答案】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又称CAM 途径,景天科、仙人掌科等科中的植物,夜间固定产生有机酸,

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

剑麻、兰花、百合、仙人掌、荟芦等。

6. 相对性状。

【答案】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7. 营养级。

【答案】营养级是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8. 羊膜动物。

【答案】羊膜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其特征是可以进行体内受精,进行胸式呼吸。它包括:爬行纲动物,鸟纲动物,哺乳纲动物。

进行固定,这种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CAM 植物是指具有CAM 途径的植物。谢途径称为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常见的CAM 植物有菠萝、起源于微动脉的过度收缩。

二、简答题

9. 简述真核生物mRNA 的结构特点。

【答案】mRNA 是指带着来自DNA 上合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的RNA 。真核生物mRNA 的结构特点如下:

(1)真核生物mRNA —般由5' 端帽子结构

不翻译区和3' 端聚腺苷酸Poly (A )尾巴构成。 端不翻译区、翻译区(编码区)、3' 端

(2)真核细胞的mRNA 多是单顺反子,即一条mRNA 编码一条多肽。

(3)分子中除m7G 构成帽子外,常含有其他修饰核苷酸,如m6A 等。

(4)真核细胞的前mRNA 有许多内含子,会被加工剪接为成熟的mRNA 翻译。

10.简述细胞连接的类型及各类连接的结构特征。

【答案】细胞连接主要有3种类型,即桥粒连接、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各类连接的结构特征如下:

(1)桥粒在电镜下呈纽扣状的斑块结构,桥粒与细胞溶胶中的中间丝相连,使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间接地连成网,桥粒的主要功能是机械性的。

(2)紧密连接是指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细胞膜紧密靠拢,两膜之间不留空隙,使胞外的物质不能通过;在上皮组织中,紧密连接环绕各个细胞一周成腰带状;完全封闭了细胞之间的通道,使细胞层成为一个完整的膜系统,从而防止了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

(3)间隙连接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连接,两细胞之间有很窄的间隙,其宽度为2〜3nm ,贯穿于间隙之间有一系列通道,使两细胞的细胞质相连通,这些通道的宽度只有1.5nm 左右,能够通过的物质主要是离子和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于1000的小分子,间隙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这是由于它在细胞通讯方面十分重要。

11.动作电位为何能包含不同的内容?

【答案】(1)动作电位的性质、特点:信息载体一一 “电报”;不同刺激含不同信息(内容)的动作电位。

(2)决定动作电位内容的因素:①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元;②传导冲动的感觉纤维的种类;③传导冲动的感觉纤维的数量;④传导的动作电位的总数;⑤传导的动作电位的频率等。

12.简述过敏反应的原因。

【答案】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花粉、青霉素以及某些食物,如菌类、草莓以及牡蛎等的某些成分对于敏感的人都是过敏原。过敏原与呼吸道粘膜接触或与皮肤接触,或被吞入消化管,都可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第一步是与过敏原互补的体液抗体,主要是IgE , 大量増生。IgE 抗体是一种亲细胞抗体,能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这些细胞变为敏感细胞。接受了抗体的敏感肥大细胞再遇过敏原时,过敏原即与肥大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释放组胺等。组胺有舒张血管的作用,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増大,渗出液体増多,出现局部红肿、灼热、流鼻涕、流泪、喷嚏等症状。给以抗组织胺药剂,症状可以缓解。过敏性哮喘是另一种过敏反应,肥大细胞不分泌组织胺,而分泌一种慢反应的肽(SRS ),它的作用是使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可使呼吸道平滑肌持续收缩1〜2h 。注射肾上腺素可得到缓解。

13.较大的苗木移栽时,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答案】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14.简述生物的研究方法。

【答案】生物的研究方法有:

(1)科学观察。观察是从客观世界中得到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2)假说和实验。假说必须是可以验证的,这是科学实验的重要原则,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的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形式。

(3)模型实验。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原型)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模型可是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

三、论述题

15.试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答案】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发育着的种子),而趋向衰老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中则较少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如下:(1)促进细胞和器官的伸长,细胞体积的增大(有浓度效应)。(2)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3)诱导单性结实。(4)控制顶端优势:生长的顶端对侧芽、侧枝有抑制作用,IAA 是造成顶端优势的一个原因。(5)抑制离区的形成,防止叶子脱落。(6)影响植物的向心运动(向光性,向地性)。

16.试述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发热对肌体的利弊如何?

【答案】(1)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

由于致热原突破体表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人体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发热对肌体的利弊

①有利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发热,可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生成加快,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人体消耗各种营养物质使人恢复健康。

②不利影响

体温升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对人体不利,这是由于过高的体温会造成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而且发热过程要消耗氧,当体温超过

时,可能引起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