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692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中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最主要的有:
①生产资料。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而生产资料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②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凝结,因此,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物质财富的累积就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物质财富的占有就意味着力量的拥有。同时,物质财富又具有使用价值,从物的力一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从人的力-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就可以使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利益与自己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扩展。
③暴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是,暴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暴力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其次,暴力具有机动性; 再次,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此外,暴力还有明显的效果性。所有这些特性,使得暴力成为政治权力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2)主观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①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就个人来说,其能力素质主要有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经验阅历、性格意志、分析判断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等。而对于群体来说,群体的能力素质是构成群体的成员智力和体力的总合,其主要包括群体的教育水平、心理素养、体能素质、文化传统、成就状况等等。
②身份资格。政治权力主体的身份资格是其社会规定性和外部特征,个人的身份资格主要指个人的资历、所担任的职位、所具有的威望以乏某种血缘关系或法定关系的继承资格等等,个人身份
资格就是人的社会政治角色。群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其主要有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等。
③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于自己的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构思。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比对方力量的方式。
④组织。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但是,组织的力量不是该组织中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力面因素。
2.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卞要有哪些?
【答案】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1)集权原则
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集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中于国王或皇帝一身,一切国家事务和决策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国家根据国王或皇帝的旨意设立机构,这些机构全部向国王或皇帝负责,其主要官员均由国王或皇帝仟命或撤换。由此可见,集权原则是与专制主义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2)分权制衡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第一,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盂德斯坞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权。第二,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鸿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3)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政治协调原则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方方面面利益和要求表达和协调的过程,一是经过协调的各方面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的过程。民主与集中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在国家机关组织上,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 简述集团政治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答案】集团政治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己经解体,即所谓“社会解组”了,但是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人们就不仅失去了情感方面的依托,甚至部分丧失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也即所谓“社会重组”。在此意义上,组织形式、组织规模、活动方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出现,满足了人们寻求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这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转型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就己经意味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20世纪以来,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界限随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和阶级之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而有所淡化,某些在过去非常明显的社会界限被集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所覆盖。但是,他们的利益需求同样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质,也同样形成了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集团性的政治结构。
(3)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生的制约。
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利益集团的出现的确成了一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力量,是要以团体的力量去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在此意义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更深入的介入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刺激了各种利益群体通过组织行为来保护或争取自身权益。
(4)西方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利益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的认可,其活动本身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本身的弹性空间。
(5)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在欧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的过程、背景和独特的原因。要弄清一个国家具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展和组织活动的情况还要深入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4. 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国家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资源的大量获取。国家的形成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否在资源的提取和获得上取得优势或便利条件,就是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2)安全的地缘政治。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毗邻之处不能出现无可匹敌的打过,否则很难维持自治和镇压反对力量。
(3)持续的政治人才供给。国家形成一定要有大批相应的政治人才出现,以适应国家的开拓和治理。
(4)战争中获胜。
(5)被统辖人口文化上同质。如果统辖范围内的人口,在文化上是同质的,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