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611体育基础综合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体育管理
【答案】学校体育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合理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才用最佳
手段与方法,遵循学校体育教育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惊醒计划、实施、剪裁、总结的动态过程。
2. “六艺”(西周)
【答案】西周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法、人伦,乐教主要学习宗教祭祀乐舞知识,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情操、内心志向和技艺的培养。
3. 分解法
【答案】分解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段落),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运动技术难度较高、过程复杂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
4. 指导法
【答案】指导法是指教师通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好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灵活运用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自评、自练的能力。 5. 课余体育竞赛
【答案】学生体育竞赛是指全体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旨在丰富课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比赛。课余体育竞赛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公开性、教育性、娱乐性、层次性、多样性。
6. 体育教学过程
【答案】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体育教学过程在时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流程或程序,在空间上表现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成要素与活动结构。
7. 终身教育
【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是指一个人一生都必须接受教育。它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到的连续的教育及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的有机统一,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教育的一切方面。
8. 体育与健康课程
【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单项选择题
9. 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卢梭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1632〜1704年)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
10.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 专业术语
B. 艺术语言
C. 口令
D. 方言
【答案】C
11.根据某个体育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制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属于( )。
A. 学年教学计划
B. 单元教学计划
C. 学期教学计划
D. 学时教学计划
【答案】D
【解析】学时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单元计划的整体安排,在某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学文件,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制订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学计划可以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 12.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有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和( )。
A. 选拔功能
B. 甄别功能
C. 教育功能
D. 诊断功能
【答案】D
【解析】教育评价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具有有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和诊断功能。
13.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 反比例关系
B. 正比例关系
C. 上抛物线关系
D. 不存在的
【答案】A
14.《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答案】B
【解析】毛泽东于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并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了学校体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
15.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 )。
A. 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B. 很容易的工作
C. 枯燥乏味的工作报告
D. 难做的工作
【答案】A
16.我国“体育课”最早出现于( )。
A.1903
B.1913
C.1923
D.1933
【答案】C
【解析】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
17.体育课程的特点之一是( )。
A. 开放性
B. 社会性
C. 合作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