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

【答案】(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是一个人通过对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日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且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人生规划的一个部分,是个体对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预期和蓝图。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基于个体的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而形成。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一系列的过程: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职业目标的设定; 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 职业生涯策略的调整等。

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会根据外界环境、家庭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断做出变更。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员工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的一种顶期和蓝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指导性; ②清晰性; ③挑战性; ④可行性; ⑤一致性和连贯性; ⑥弹性。

(2)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为了更好实现员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寻求组织利益和个人职业成功最大限度一致化,而对员工的职业历程和职业发展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采取一系列的手段。

首先,对于组织而言,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的一项管理职能,会使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手段。

第二,职业生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理想,而实现组织利益。

第三,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对员工在本企业中的职业发展历程所进行的管理,包括为员工设定职业发展路径,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提供培训与开发机会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

2. 什么是员工援助计划? 员工援助计划有什么意义? 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是近年来山外国引入的一项员工福利计划。它是由企业出资帮助员工及家属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项服务项目,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并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2)EAP 的内容

①压力管理与心理干预

组织为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而采取的干预手段和措施,也是EAP 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

②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辅导

转型时期的组织兼并、重组、裁员、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带来的冲击使得组织内员工长期处

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下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倦怠的不断滋生,己经成为危及员工个人健康与组织健康的关键影响因素。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员工沟通的流程设计、对于各种危机行为的预防和及时处理。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提供有效的员工沟通、裁员会谈、面对变化的心理辅导等等。

③劳工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EAP 的基本作用就是调整劳工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组织内部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企业健康、正常发展的必要保障,一方面,EAP 致力于培养和训练员工学会改善人际关系技巧,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营造有利的沟通渠道和交往气氛,帮助组织的管理者引导组织内的人际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EAP 的作用

①从个体角度EAP 致力于帮助员工及其家人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可以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良好的行为方式。员工援助计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员下在下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帮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今后遇到的相似问题,促使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发展和成熟,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武器。

②从组织角度

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员工援助计划可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国外的研究和事实表明,员工援助计划可以通过减少错误解聘、降低缺勤率、提升公众形象、鼓励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改善工作氛围等带来高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员工援助计划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可能立竿见影取得成效,所以不应该以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看待、要求它。

3. 对比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几个激励理论的异同。

【答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较低级的需求; 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较高级的需要,但这两个理论解释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 相比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更进了一步,它使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有针对性。

阿尔德弗认为,哪个层次的需求得到的满足越少,人们就越希望满足这种需求; 较低层次的需求越是得到越多的满足,人们就越渴望得到较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如果较高层次的需求受到挫折、得不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退到较低层次,重新追求低层次的需求。据此阿尔德弗提出,在需求满足的过程中,既存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满足一上升”的趋势,也存在“挫折一倒退”的趋势。此外,他还指出,人们所有的需求并不都是天生就有的,有些需求是经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尽管ERG 理论假定激励行为沿着类似于马斯洛理论的层次而上升,两者间仍然有两个重大区别。第一,ERG 理论认为可以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需求占主导地位。例如,人们可以同时被对金钱的欲望(生存需求)、友情(关系需求)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成长需求)所激励。第二,ERG 理论有“挫折一倒退”的机制。如果需求迟迟不能满足,个体会感受到挫折,退回较低的层次,并对较低层次的需求有更强烈的欲望。

4. 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同样也具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由于人力资源是依附于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可以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1)人力资源的数量

①人力资源数量的计量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其员工的数量。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潜在的人力资源数量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其他人口六个部分。

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②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一是人口的总量; 二是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智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体能素质(先天和后天的体质)、智能素质(经验知识和科技知识)、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积极性)。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源的质量比数量方面更重要。

人力资源的数量强调人的规模大小,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则强调推动复杂的物质资源的人的能力。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代替。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于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越高,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

二、案例分析题

5. 惠普公司员上的职业生涯管理

[1].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有什么特点?

[2].对中国企业来说,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答案】[1].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的特点有:

(1)针对性。

惠普能吸引来、保留住和激励起高级人才,不仅靠丰富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靠向这些员工提供提高、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其中帮每位员工制定令他们满足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计划。惠普公司开发的职业发展自我管理的课程,先让参加者用各种信度业绩考验的测试工具及其他手段进行人特点的自我评估; 然后将评估中的发现结合其下作环境,编制出每个人的一份发展途经图。惠普公司从哈佛MBA 班到第二学年的职业发展课里学到六种工具,用在这门课的学习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