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806综合(含政治学与管理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十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等在内的广泛的自治权。

③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而建立。

2.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与其他政治心理构成要素相比较,政治态度有着自己的特点:

①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它不是心理反应本身,而是对心理反应的一种规定。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成分、政治情感成分和政治动机成分构成的。这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和配置便构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内容。

②它是综合性的心理要素,这就是说,政治态度既不是与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时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当政治心理活动表现为特定的政治态度时,它己不是某一心理要素的单独表现,而是一种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信仰在内系统而且定型的信念体系。政治态度在政治心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在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些构成要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作为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小可缺少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

3.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4. 氏族社会

【答案】氏族是指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氏族社会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几种形式。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氏族制度前期,由于普那路亚式的群婚和妇女在生产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后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畜牧业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②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一一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③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5.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6. 政治学

【答案】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力一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简答题

7. 简述我国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方面以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重,一方面又代表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群众利益,反映他们的呼声。这就使各政治社团得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合法的途径来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国家的立法和政策制定。

(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在我国,共青团书记

一般都是同级党委的的征兵下委员,能列席各级政府、各级党委的重大会议。妇联、下会各级领导人也能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某些会议。通过这些会议,各政治社团在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的同时,一也积极反映本社团成员的呼声和要求,从而影响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

(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的工作与活动。如共青团参加人民武装部作,妇联参加民政部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等。我国政治社团通过参加这些工作和活动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政治社团有权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以使其切实执行有关本社团成员利益的政府法令。如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有监督行政机关切实执行有关职工利益的政府法令的权利和责任。据此,我国工会就可以动员和组织工人群众对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制度、工资分配、住房管理及市场物价等有关切身利益的政府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从而维护工人的具体利益。

(5)此外,我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报具体工作的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8. 试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与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的本质区别。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 压力集团又称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与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的本质区别在于:

(1)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组织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性质。虽然资本主义压力集团为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利益进行合法政治斗争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形式,可是,它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基础一一资本私有制,也没有改变垄断集团甚至少数政治经济寡头控制政治的格局。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正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人民形成了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人们按照民族、区域、职业、年龄、性别等等结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又使得人民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为了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基础上,通过参加政治过程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利益,人民除了通过与特定部分群众相联系的参政党的作用之外,还组织起不同的政治社团,以社团方式进入政治过程。

9. 如何评价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评价政体的标准?

【答案】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在政体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激烈。因此,许多近代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更加注意对政体问题的研究,并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