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615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制度化
【答案】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的成员的政治能力纳入到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2.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3.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4. 政治社会学
【答案】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帕累托、莫斯卡和韦伯等人都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以后,政治社会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说,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政治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即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是如何产生政治权威的,产生出的政治权威又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其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政治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与政治变革、政治精英与政治体系和政治对社会的反作用等。
5. 国体和政体
【答案】(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2)政体,也被称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力一式和任职期限。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治民主的发展路径。
【答案】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过,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①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方面,民主政治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公民不可能有谋生以外的时间和兴趣关心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另一方面,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运用,因此,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及其规则,是发展和完善政治民主的基础途径。
②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性建设,要求社会保持稳定和相对均衡。政治民主的运行和发展只有在政治常态下才能实现,因此,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保障社会政治秩序与和谐稳定发展,保证社会政治和国家的安全,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
③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性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民主政治具有以平等、参与、自主、宽容和理性为内容的政治文化特点。因此,政治民主的发展,需要破除以专制集权的政治特权和政治权力依附为特征的封建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需要消除非理性的、狂热的、偏激或冷淡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在社会成员中培养具有平等、自主、参与、宽容和理性的公民文化。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民主制度的确立、政治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
①政治民主的制度确立,是民主的制度性建设的首要任务。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实际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确立民主规则并且逐步按照这些规则制度化的过程。,必须确立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和根
本制度,必须以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贯彻落实这些根本制度和原则。
②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a. 政治权力主体在确立了政治民主的根本制度之后,需要完善和改进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置和改进政治机构和设施,确定政治组织和机构的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力关系,开拓和完善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制度。
b.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制订和完善各项具体法律法规,以形成统一而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③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要求对于民主政治运行规则的建设和规范,要求政治生活公开透明,要求政治生活按照法定规则运行。
④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要求设置权力运行的正当程序,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不同利益的协调,都应该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而政治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民主意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提高社会教育水平。通过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公民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民理性认识能力和政治认识能力,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准备必要的文化素养;
②对公民进行民主政治与法治的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在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参与、自主、宽容和理性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
③对公民进行特定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使公民认识民主政治生活,熟悉民主政治规则和程序,掌握民主生活技能,从而有效顺利地参与民主政治过程;
④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具有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有效性,从而使得民主政治的公共生活与公民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相关,使公民感受到民主政治的运行对于其利益实现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到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价值。
7.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资本主义民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了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这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资本主义民主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使人们得以从独裁、神权中解放出来,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
(2)资本主义民主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并不断扩大和发展个人权利。因此,资本主义民主不但在资产阶级内部实现了民主,并在不同程度上把民主扩展到全社会。尽管这些民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形式民主,但形式民主相比形式不民主的优越之处无须多言。形式上的民主也为以后无产阶级争取更大民主准备了法律依据和政治途径。因此,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民主形式上的完备都将最终促进政治民主化,使形式民主最大程度上接近事实民主。
(3)资本主义民主确立了法治原则。资本主义民主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权利。捍卫其民主制度,管理国家与社会,追求制度化和法律化的统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