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的病理特点() 皮质内多发性结节。 增生结节有较厚的包膜。 增生结节常见细胞异型。 增生结节常见出血坏死。 以束状带细胞为主。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强直刺激,叙述错误的是() 可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和性质。 敏感性高,可致难以忍受的疼痛。 强直刺激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需一段时间方可恢复。 强直刺激间隔至少需要2min。 强直刺激间至少间隔6mi。
以上对巴尔通体描述错误的是() 营养要求苛刻,需氧杆菌。 可以在巧克力琼脂或活性炭一酵母浸液琼脂上生长。 可以引起猫抓病。 可以引起人类杆菌性血管瘤一杆菌性紫癜。 专性细胞内寄生,不能使用培养基培养。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单次颤搐刺激的临床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可粗略监测程度较深的神经肌肉阻滞。 确定给肌松药后的阻滞效果。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深度。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和性质。 监测肌张力舒张时间。
患者男性,38岁,因“工作时被突然倒塌的泥砖墙压伤左小腿后6小时”来诊。患者受伤后在基层医院作石膏包扎固定。查体:意识清,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脉搏90次/min,血红蛋白118g/L。X线片:左胫腓骨中段斜形骨折。小腿肿胀明显,肤色苍白,质硬,足背动脉搏动可及,下肢感觉减退,踝关节活动受限。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 创伤性休克。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伴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左小腿压伤伴胫腓骨骨折。 小腿毁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伴小腿骨折。
根据临床个体患者具体病情设计最佳给药途径、优良的药物制剂、最适给药剂量和最佳给药间隔,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特别是使治疗既产生最佳疗效又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治疗目的给药方案。关于药物消除半衰期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