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629教育技术基础综合之教育技术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2.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3.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4.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答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讲教师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5. 校园网
【答案】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所以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
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6. 学习环境
【答案】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7. 虚拟教室
【答案】虚拟课堂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是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网络培训体系。其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在这方面,展视互动虚拟直播课堂技术走在行业前沿,能够轻松实现超万人实时在线培训、学习互动与交流。
8.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9. 量规
【答案】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日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任务是以非客观性的方式呈现,量规的应用也就日渐得到重视。
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10.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二、简答题
11.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答案】(1)教育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②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⑤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⑥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2)技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②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③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④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⑤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⑥易维护性: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⑦合理性: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⑧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3)艺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②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③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12.按照你的理解,为教育技术下个定义。
【答案】(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①学习过程是指广义的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也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序列。当过程由一系列有序的步骤组成时,它是程序化的; 当过程顺序不是很有序时,它就不一定是程序化的。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取决于我们对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者的有机安排。
②学习资源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学习资源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 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施、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这些学习资源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