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11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重新选择、组织,从设计语言和功能需要等方面突出了设计的特征和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设计·应用”模块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对初中生的发展极其重要。本论文主要是针对初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广西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版、广西版)的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国家通用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内容现状,找出该模块在实施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能推动初中美术课堂中设计·应用模块的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第二章:“设计·应用”模块的概述。本章主要阐述了“设计·应用”的概念、关系、在新课标中的要求以及此模块的重要性。
第三章: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广西美术出版社这两个版本的教材为例,分析国家通用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内容设置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种教材中有关该模块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并根据教学实际案例,比对两种教材中“设计·应用”模块的实践效度。
第四章:从教师、学校、经济与环境等因素入手,进一步深入分析两种不同版本教材中的“设计·应用”模块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针对“设计·应用”模块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本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改进建议与“设计·应用”模块的编排原则一致。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开发多样美术资源,促进校本研发以及更合理地编排教材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为了能保证“设计·应用”模块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加大经济投入,更新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开辟专用的美术活动室,以及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