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3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寡头统治铁律
【答案】寡头统治铁律是由精英主义代表人物米歇尔斯提出来的。米歇尔斯通过对社会民主党的考察发现,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社会民主党不得不将自己组织起来,而一旦形成了组织,要让组织发挥最大的功效,就需要坚强的领导。一旦这些领导占据了高位,就倾向于将自己的权势看作是永久的,死死抱住权力不放,从而变成寡头统治。
2. 单一制国家
【答案】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在于:
①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②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③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
④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
⑤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⑥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3.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4. 制度议会党团
【答案】议会内的政党组织主要体现为议会党团和党组。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成员进入议会以后会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而组成议会党团,以此来统一本党党员在议会内部的活动。议会党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会党团全体会议,负责选举议会党团的正副团长、主席和各委员会负责人。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
力一国家政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在民族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与维护国家统一、接受中央领导是一致的。实行这一制度,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能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6. 政治发展
【答案】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
①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政治发展的目标,尽管政治发展中有暂时的逆转。
②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其两个重要的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提高。
7. 公民文化
【答案】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
8.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二、简答题
9. 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有哪些类型?
【答案】多党制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在多党制国家中,由选举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那个政党单独执政,或以某政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而联合成为执政党,未参加政府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西欧、北欧绝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摆脱殖民统治的一些民族独立国家。
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因政党结构的差异执政方式亦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这种类型下的政党体制的特点是:
①政党数量多;
②各政党往往分化成阵线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轮流执政;
③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
这种类型的国家以德国和第五共和国时期的法国为典型。德国也是这种两极化的多党政治的典型国家。统一后德国仍旧保持着基民盟一一基社盟与社民党为两极的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2)多元并存的多党制。在这种政党体制下,任何一个政党在选举中都很难单独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政府一般都是联合政府,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与之相抗衡。实行这种多党制的国家有意大利、瑞士、芬兰和1958年第五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法国。
多元并存政党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联合执政,其次是政权更迭频繁。但政权不稳并不意味着政治不稳定。法国经历了第三、第四共和国的频繁倒阁,第五共和国宪法孕育而生,促成了两极多元的政党体制,保证了政局的相对稳定。而意大利虽然政府频繁更换,但内阁主要成员保持了相对稳定。
(3)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在这种多党制中,也存在多个政党,但其中一个政党在该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可以单独执政,而其他政党处于在野党地位。典型的例子就是1955-1993年的日本自民党执政期。
在理论上日本仍应属于多党制的一种。事实上日本自民党是“党内有派”,派系之间的斗争并不亚于政党之问的斗争,只不过是在自民党一党的旗号下,党内不同派系之间的竞争和轮流执政代替了其他国家的政党之问的竞争和轮流执政。
存在一党独大类型的国家还有印度国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以及墨西哥革命制度党。
10.政治权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答案】(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利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集聚形成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拥有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等特性。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①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