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804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成立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解析】巴纳德还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有三个: ①协作的意愿,即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贡献;

②共同的目标,即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

③信息的联系,即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违的信息联系系统。

2. 现代观点认为,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组织成员反对变革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因素,而是______与______。通常情况下,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中的_____往往作为催化剂起作用,并承担变革过程的管理责任,他们是推动组织变革的主要力量。

【答案】人性因素、社会因素、管理者

【解析】现代观点则认为,组织成员反对变革的深层次原因并非技术因素,而是人性与社会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②对既得利益的威胁;

③对未来发展的认识不足。

组织内的管理者和组织外的非管理者是组织变革的推动力量。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中的管理者往往作为催化剂起作用,并承担了变革过程的管理责任,他们是推动组织变革的主要力量。

二、辨析题

3. 领导工作是组织结构中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质是影响。

【答案】T

在企业的实践中,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领导的日的就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4. 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

【答案】这种观点不全面。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应该要注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也要注重自身条件和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趋势。因此,会导致卖方之问竞相抛售,买方有任意选择商品的主动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盈利,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

(2)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盈利,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的同时一,也要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创造更优越的企业条件,都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利润。

5. 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员招聘。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六步,具体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下作的方案。

(2)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就是要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其中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3)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对人及其下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口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4)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

(5)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独立管理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制订的步骤:①制定薪酬策略;

②工作分析;

③薪酬调查;

④薪酬结构设计;

⑤薪酬分级和定薪;

⑥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6)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

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6. 追求效率最大化,是管理的根本追求。( )

【答案】错

【解析】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效益而非效率。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7. 在职权、职责、职位和利益的关系中,职位是基础。因为,在不同职位,决定了职权的大小,职责的多少和利益的多少。

【答案】T

职权与组织内的一定职位相关,是一种职位的权力。职责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下作使命,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在不同的职位就会负责不同的工作,担负不同的职责,进而也会要求不同的职权来支配资源实现目标,最终获得相应的利益。两者都来源于组织职位,并且一定的职责要求相当的职权与之匹配,做到权责对应。所以职位是基础。

三、简答题

8. 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

【答案】(1)领导的实质和作用

①领导的实质: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②领导的作用:

a. 指挥作用。在人们的集体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晰、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握的领导者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日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

b. 协调作用。在许多人协同工作的集体活动中,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因各人的才能、理解能力、工作态度、进取精神、性格、作风、地位等不同,加上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们之间在思想上发生各种分歧、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就需要领导者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c. 激励作用。在现代企业中,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积极工作的愿望和热情,但是未必能自动地长久保持下去,这就需要有通情达理、关心群众的领导者来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和鼓舞他们的斗志,发掘、充实和加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

(2)要实现这些作用,需要领导者做到:

①领导者只有站在群众的前面,用自己的行动带领人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指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