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省培养单位地球化学研究所838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辐射逆温【答案】辐射逆温是指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而失去热量,

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

而形成的温度随高度递增的现象。近地面层的逆温以辐射

逆温为主,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2.

土壤酸度

【答案】土壤的酸度是指土壤中

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和的浓度,可以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大类。土壤的活表示。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性酸度又称有效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通常用

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答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以

量的顺序为:表示。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不同种类胶体的阳离子交换

4. 专性吸附/非专性吸附

【答案】专性吸附是指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 非专性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如砷,在土壤中砷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而被专性吸附,当体系的升高时,有利于砷的解吸。升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

二、简答题

5.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

的作用如下:

(1)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

(2

)水合钴氨素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

氨素。

(3)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

6. 简述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答案】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可划分为:

(1)耗氧污染物;

(2)致病污染物;

(3)合成有机物;

(4)植物营养物

(5)无机及矿物质

(6)由土壤、岩石冲刷下来得沉积物;

(7)放射性物质;

(8)热污染。

7. 在自然修复过程中,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答案】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程。在自然修复过程中,利用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但需要有以下环境条件:

(1)有充分和稳定的地下水流

任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资源,充分、稳定的水分供给是前提。

(2)有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

自然修复过程中,微生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提供足够微生物使用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自然修复过程的进行。

(3)有缓冲

环境的

然修复影响较小。

(4)有使代谢能够进行的电子受体

土壤中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极大地影响着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和程

的能力能力之后,就比较稳定,对自值对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影响很大,环境有缓冲

度。

三、论述题

8. 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答案】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有关化学反应式如下:

(1)酸雨的主要成分

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最常见的就是酸雨。pH 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酸雨现象是大气化学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的综合效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

主。

(2)酸雨的成因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

经氧化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和亚硝酸,

这是造成酸雨的

主要原因。其形成过程用方程表示如下:

大气中的和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 降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气态或固体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 也会有影响。降水的酸度是大气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平衡的结果。如果降水中酸量大于碱量,就会形成酸雨。

9. 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答案】(1)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

主要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通过挥发进入大气,然后经干、湿沉降转入湖泊和海洋。

转入水体的极易被颗粒物所吸附,沉入沉积物,使大量存在于沉积物中。虽然近年来

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但沉积物中的

(2)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转化

PCBs 由于化学惰性而成为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它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光化学分解

多氯联苯分子的共轭平面几何结构,在受光激发后,氯原子的空间效应破坏了联苯的平面结构,使其激态分子变得不稳定,邻位碳氯键断裂后,恢复了联苯分子的共轭平面结构,故邻位碳

仍然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